次日清晨,朝歌北门鼓声震天,三百面战鼓同时擂响,声浪如雷,穿透云层,传遍九州。
金色的朝阳刚跃出地平线,便照在密密麻麻的飞虎军将士身上——
甲胄泛着冷光,兵器映着朝阳,五万飞虎军整齐列阵,如一道钢铁洪流,气势磅礴。
城门下,九鼎虚影悬于半空,周身人道气运如金龙盘旋;
通天持“噬神”剑立于左阵,暗金剑身萦绕气运,似能吞噬神明;
闻仲持“诛邪”剑立于右阵,朱红剑刃透着辟邪锋芒,震慑邪祟;
杨戬携哮天犬立于前阵,手持三尖两刃刀,目光锐利如鹰,探查前路。
帝辛身着黑金战甲,肩披金色披风,腰间悬着人皇剑,头戴人道气运凝聚的冕旒,御驾亲征,立于阵前高台。
他目光扫过五万飞虎军,声音铿锵有力,穿透战鼓声,传入每一名将士耳中:
“将士们!元始老狗犯我朝歌,辱我人道,今日孤亲率尔等,兵发昆仑山!踏平昆仑,覆灭阐教,护我大商,护我人族!”
“踏平昆仑!覆灭阐教!护我大商!护我人族!”
五万飞虎军齐齐举起兵器,高声呐喊,声震天地,金色的人道气运瞬间暴涨,如浪潮般席卷整个阵前,与九鼎虚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金色屏障,护佑大军。
“出发!”帝辛一声令下,高台旁的飞虎军将士猛地挥动令旗,战鼓声再次响起,五万飞虎军如钢铁洪流般,缓缓向北进发。
帝辛御驾紧随其后,乘坐由四匹龙马牵引的战车,战车周身缠绕人道气运,车轮碾过地面,留下金色纹路;
通天、闻仲、杨戬等人紧随战车两侧,护佑帝辛安全;
殿后则是粮草队与工匠队,确保大军粮草充足、神器无损。
大军所过之处,九州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捧着酒肉,为飞虎军送行,高声喊道:
“大王万岁!飞虎军必胜!”
帝辛立于战车上,抬手向百姓致意,金色的人道气运与百姓的祈福交织在一起,愈发磅礴——
这是民心所向,也是人道所归。
沿途的小部族与修士,见帝辛大军气势磅礴,又有神器与九鼎护佑,纷纷跪地朝拜,不敢有半分阻拦;
甚至有不少修士主动上前,请求加入大军,一同征战昆仑,帝辛一概应允,只令他们遵守军规,不得作乱。
大军行至半途,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杨戬连忙上前探查,很快折返,躬身禀报:
“大王,前方有阐教残余弟子,约千人,试图设伏阻拦大军,为首的是玉鼎真人。”
帝辛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不知死活的东西,刚打落元始,就敢来拦孤的大军。”
“闻仲,你去处理,速战速决,莫要耽误行程。”
“末将领命!”
闻仲高声应下,手持“诛邪”剑,率五千飞虎军将士,直奔前方伏兵处。
片刻后,前方传来一阵厮杀声与惨叫声,不过半柱香时间,闻仲便率军折返,“诛邪”剑上的血迹已被擦拭干净,只余淡淡的辟邪锋芒。
“大王,阐教伏兵已尽数斩杀,玉鼎真人被臣以‘诛邪’剑斩于阵前,无人逃脱!”
闻仲躬身禀报。
“好!”帝辛点头,眼中满是满意,“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