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算天道千百遍(2 / 2)

“不需要造。”她打断,眼神锐利如刃,“我们要的不是机器,是噪音。”

深夜,孤礁腹地。

一座由报废傀儡零件拼装而成的装置静静矗立:主体是三个嵌套的齿轮环,由不同长度的发条驱动,转速错落;外层覆盖着冰蚕娘织就的寒丝网,表面涂抹星髓粉末——这种来自陨石的矿物能在电场中改变阻抗,模拟大气扰动对信号的折射效应。

这是一台“震频调制器”,原理简单粗暴:用机械震动生成特定频率的电磁杂波,混入信标主频,形成一条肉眼难察的“杂音支线”。

“就像在洪流中埋下一缕逆流细丝。”她喃喃,“只要它存在,系统就永远无法完成纯净同步。”

子时将至。

她深吸一口气,启动装置。

齿轮缓缓咬合,发条绷紧,寒丝网在夜风中微微震颤。

当第一道蓝光自地底投影塔射向夜空时,调制器同步激活——无形的杂波悄然嵌入信标波形,微弱到几乎无法测量,却精准卡在协议校验的盲区。

那一刻,整片海域忽然寂静。

风停了,浪静了,连海鸟都不再鸣叫。

墨七弦仰头望天,瞳孔映着那道刺破云层的蓝光,心中默念:

“你算天道千百遍,我偏在缝里种根线。”

而在无人察觉的苍穹之上,五处早已沉寂的遗址深处,尘封的机关悄然震颤。

子时三刻,天穹骤裂。

本该归于沉寂的五处遗址——南沼雾林、北境雪峰、西漠残碑、中岳悬谷、东海岸孤礁——竟在同一瞬泛起幽蓝微光。

那光不似人间火种,倒像是从星骸深处渗出的冷焰,无声点燃了夜幕。

紧接着,虚空中浮现出模糊的星轨轮廓,七道虚影自天外垂落,如锁链般缓缓旋转,正一点一滴校准着某种古老而精密的轨道节点。

守望者的意志,在重启。

第七颗假星掠过天顶的刹那,异变陡生。

南沼雾林的塔影猛然提前0.7秒闪烁,节奏错位;北境雪峰的回应却迟滞近一秒,如同被无形之手拖拽;西漠残碑的信号波形更是扭曲成乱码,仿佛有外力强行篡改了传输协议。

监控端瞬间判定数据冲突,纠错机制自动激活,整条星轨链路陷入短暂紊乱,蓝光明灭不定,宛如垂死挣扎的神经脉冲。

远在洛阳,肃王府高阁之上,萧无咎立于窗前,目光紧锁钦天监方向。

那里,三十六盏观测灯本应静默,此刻却爆发出刺目的红芒,连环闪烁,警讯如刀割破长夜。

他指节轻叩窗棂,唇角竟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她没切断线……”他低语,声音融进风里,“她在织网。”

——不是摧毁,而是渗透;不是对抗,而是污染。

用最原始的机械震频,模拟电磁杂波,将一根看不见的“逆流细丝”埋入天道级别的同步协议。

这不是防御,是寄生。

是让那庞然大物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悄然感染一场无法清除的逻辑病毒。

而此刻,孤礁之上,墨七弦已瘫坐在冰冷沙堆中。

寒风割面,她指尖冻裂,血珠顺着炭笔滑落,在泥地上晕开成暗红的点阵。

那是她最后演算的误差补偿函数,尚未写完。

脑内三条推演路径仍在剧烈跳动,如同三重平行世界在她意识中交战:

第一路径:成功延缓轨道校准,争取到四十七日缓冲期,足够她构建“蜂巢响应”系统,以分布式傀儡网络模拟星轨干扰;

第二路径:玄穹子残魂借朝中大臣躯壳还魂,煽动皇帝重启“通天建塔”工程,民间暴动,技术封锁升级;

第三路径——最诡异的一条——小石头站在孤礁边缘,手中握着一块刻满公式的陶片,身后浮现出无数由光构成的孩童身影,齐声诵读一段她从未教过的量子纠缠算法,声波频率竟与星轨共振……

她猛地喘息,额角冷汗凝霜。

“不可能……那是我未来才会推导的模型……”

可推演不会说谎。

系统给出的预测误差率已从最初的38%降至9%,因果并行推演正在生效——这意味着,某些“结果”已经开始反向影响“原因”。

她咬牙,用尽最后一丝清醒,在泥地上划下最终指令:“准备‘蜂巢响应’预案,启动三级预载。”

腕间铜环轻颤,赤火终端残片发出微弱嗡鸣:

【因果并行推演·三级加载中……预测误差率降至9%】

远处海面,那道撕裂大地的裂缝正缓缓闭合,砂石翻涌,如同巨口吞下了未说完的遗言。

投影塔消失不见,唯有空气中残留的蓝光余痕,像一道被强行抹去的代码。

风又起了。

墨七弦抬头,望着那片刚刚上演神迹的天空,眼中没有胜色,只有更深的寒意。

她知道——

这只是开始。

而她,在规则的缝隙里种下的那根线,已被天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