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七弦是在天光未启时收到那封油纸包裹的信函的。
送信人是湖心小筑外洗衣妇的哑女,十指皲裂,只将布包塞进她手中便匆匆离去。
拆开油纸,泛黄图纸徐徐展开——双榫咬合结构图跃然纸上,线条精准如刀裁,每一处受力点都标注着古老却科学的承重逻辑。
右下角一行小字:“有些路,石头记得比人清楚。”
她指尖一顿。
这不是简单的怀旧图谱,而是一记来自体制内部的暗语。
一个本该站在对立面的工部尚书,竟在无声地递刀。
“徐文昭……你在赌。”她低声自语,目光却已灼热起来,“但你赌对了。”
她立刻转身步入工坊深处,星髓灯映出她眼底飞速流转的数据流。
原定镌刻序列以基础力学为主,如今必须加入结构性知识节点——双榫结构虽简,却是连接“经验”与“原理”的桥梁,更是打破九机阁垄断工匠教育的关键支点。
“修改编码序列。”她对着主控枢钮下令,“嵌入‘抗剪切应力最优解’模型,压缩为三组振动频率:短-长-短对应‘横纵咬合’,双短夹一长代表‘弹性补偿’,全部叠加至第三级岩层锚点。”
机械臂嗡鸣启动,脉络镌刻机在地下三十丈深处调转钻头方向,新的信息链如根系般悄然蔓延进大地骨髓。
这一次,她不再只是传递知识,而是在构建可自我验证的认知框架。
次日凌晨,露水未曦。
墨七弦立于断层观测台,手中握着共振读取器。她按下启动键——
三声短鸣,两声长响。
片刻沉寂后,岩层深处传来清晰回音,节奏稳定,波形完整。
星髓灯界面浮现蓝光文字:
【信息锚定成功,读取误差率<0.3%】
成了。
她闭了闭眼,没有欢呼,只有胸腔中一股久违的滚烫在奔涌。
这不是胜利,而是根基的重建。
但她不停歇。
真正的传播,不在于藏得多深,而在于让真相自己走上门来。
她召来“播火队”,命他们潜入伪迹废墟,将九机阁砸毁铭文碑的残石编号分类,按特定几何序列堆叠成一座看似无序的“假山阵”。
每一块碎石的位置,都是日晷投影计算的结果。
正午时分,阳光斜照。
光影交错间,影子拼合成十个大字,赫然投在地上:
“神火需踩人,真光自地生”
围观百姓哗然,纷纷掏出纸笔临摹,孩童嬉笑着唱诵成谣。
没人知道,这短短十字,实则是《破妄图说》核心隐喻的倒序解码——唯有理解能量来源本质者,方能窥见其后隐藏的日轨校准公式。
当夜,月华如练。
风镜先生鬼魅般潜入废墟。
他手持铜镜,依直觉将月光反射扫过假山阵列。
光斑移动至第七块碎石时,异变陡生——地面浮现出一幅完整的投影图:人体经络与火焰路径错位对照,赫然是《破妄图说》第二页!
“这……这是我当年亲手焚毁的禁图!”他踉跄后退,脸色惨白如纸。
颤抖中,他从怀中掏出一张金丝绣符——那是他曾引以为傲的“授箓证书”,象征他被“天人”选中,代天行照。
火折子点燃的那一刻,他泪如雨下:
“我照了半辈子的‘神光’,原来都是黑的。”
而在钟楼之巅,墨七弦静立沙盘前。
无数微光点正缓缓浮现,彼此连接成网——那是遍布各州的“听声童谣”正在自发传播,每一个背下歌谣的孩子,都是活体信息节点。
她轻声道:“你们可以磨平字迹,但只要山还在,我就有办法让大地替我说话。”
系统界面微闪:
【检测到环境介质认知承载力提升,开启‘地脉存档’模式】
风起,云动。
远方官道尘烟骤起,一骑快马疾驰而来,手持朱漆令箭,直奔龙脊山门。
所有人都还未察觉,一道诏令已在路上——
九机阁突然宣布:全国遴选“天工苗裔”,择日于龙脊山举行“认亲大典”,由“闭关中的真七弦”远程赐名授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