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星,高压电会电离大气,形成通道,然后电流迅速抵达。
但在太空中,真空的环境中,不会给球形闪电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就算陈斌强行生成球形闪电,也没办法发射出去。
至于借用其他介质,中间消耗的时间也很长。
除非介质直接作为一种攻击方式。
陈斌想到了一种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武器,电浆弹。
目前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
就是在这理论背后,实践难度会非常离谱。
电浆弹就是这样一种武器。
基于等离子体的武器,通过高温高压,将气体电离成等离子态,再利用强电场,以及高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喷射到目标上,造成破坏。
里面有两个难点,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微波束或者激光束聚焦能量,使等离子体在目标区域瞬间释放巨大的热量和冲击波。
这样的武器伤害极其高,比起普通弹药,要强大太多,能轻松的突破重甲防御,另外就是能瞬间制造数千度的高温。
陈斌琢磨片刻,暂时将这想法放到了一边,威力虽然很可观,但是和目前设想中的太空战场的需求不太一样。
太空那么大,超音速太慢。
而能量球没办法攻击,需要介质的情况下,介质飞行速度,就和其他物体飞行速度一样。
那和开枪没啥区别,也和丢个高能量的容器没有区别。
和导弹也没有区别,将电浆弹放到导弹战斗部里,杀伤性一模一样。
那护卫舰的武器形式,还是激光炮和光离子束,以及导弹。
另外需要加强的是各种探测设备。
最后还有个很重要的东西,防御系统。
防御分为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
主动防御,是敌方攻击过来之前,主动的拦截。
被动防御,就是敌方导弹来了,用身体去硬扛。
主动防御,陈斌简单的思考过后,选择的是改造导弹。
在之前导弹的基础上,加强防御,更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导弹发射出去,抵挡对面的攻击。
至于被动防御,这个同样重要。
被人一炮就给轰没了,那就很没用。
需要能抗住对面很多炮的防御。
陈斌首先想到的是增加外壳的防御。
但细想之下,增强外壳的防御,作用其实很小。
因为不知道敌人的攻击手段。
只能是连续叠甲,以及加厚飞船。
但还是免不了被一炮给轰穿,至少陈斌目前掌握的材料,都没有能挡下导弹的。
那导弹八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冲过来,一秒钟几千公里的速度,基本上能击穿一切。
不过说到防御,陈斌想到了个东西,电磁防护盾。
这东西也是电影中出现。
原理在现在的陈斌看来,非常简单,就是利用超强的磁场,挡住攻击。
打个简单的例子,你在丢飞镖的时候,有人在靶子的后面沾上强磁。
飞镖在靠近之后,就会被强磁影响,改变原本的角度。
如果用强磁发射设备,将飞船包裹在超强的磁场内,敌方的武器靠近后,就会被拦截。
磁场强到一定程度,甚至能扭曲光线,虽然是通过扭曲空间的方式来实现,但足以说明这电磁防护盾的可行性。
至少,以陈斌现在的水平,制造个防御子弹的东西不难,至于剩下的强化,陈斌估摸着歪脖子树能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