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这不是个小比赛吗(1 / 2)

陈斌开始设计第一台舰队飞船。

最简单的舰队中的小飞船设计。

这种飞船的设计,相当的简单,另外就是设计这种飞船,其实是为了后续制造其他飞船铺路。

简单的飞船,经过歪脖子树的改造,就会变得很强,其中顶尖的技术,能为陈斌所用,然后在设计更大飞船的时候,用上。

这样歪脖子树就会再次改造新的飞船,而且让新的飞船变得更强!

陈斌准备先设计个小型的太空飞船。

就是类似他的水滴飞船旁边那两个小水滴。

不需要太大,另外还是无人的。

能自动攻击敌方目标,必要的时候,还能给主舰挡攻击。

上面配备的武器,最好的自然是激光武器。

一个激光武器,一个引擎,然后就足够。

只是在设计的时候,陈斌发现了难点。

那就是激光设备的冷却问题。

在地星,冷却相对来说是个好解决的事情。

温度高了,哪怕不管他,自动都会以很快的速度降温。

更别说还有风冷,水冷等技术。

但太空中,没有空气,热量的消散速度会非常的慢。

温度没办法传出去,自然就会一直保持高温。

而激光武器发热,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别说激光武器了,亮一些的灯都会发热,至于现在一些车上的激光雷达,也会发出高温。

激光武器,能在太空中隔着千万公里,命中对手的激光武器。

温度会更加的高。

需要做好散热。

地星的很多散热手段,在太空中不太好用。

地星的散热技术,准确来说是是温度转移。

目前太空中的散热原理,是将航天器内部设备产生的热量收集起来,然后通过辐射器,将这些热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

相当于将热量丢出去,其实是个很高效的办法。

虽然可以用,但想要发射热辐射,需要在飞船内外,增加一套能量循环系统。

以及在飞船外,有个可以发射红外辐射的设备。

体积会变大。

至于其他方式。

陈斌想了片刻,想到了个办法,还是收集这些热量,然后尝试转化为内循环,驱动,或者是另一种武器?

比如发电,热能发电,非常的合理。

不过这套循环系统,得细致的计算和设计。

要达到一种平衡的同时,还要有热量冗余,不然环境温度一旦有变化,飞船内部就会崩溃。

一番思考后,陈斌正式开始画设计图。

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就是消耗时间的事情。

一直忙活到傍晚,陈斌接到了电话,是机甲大赛主办方打来的电话,机甲大赛开始入选赛。

他要去京都现场报到。

为后天的入选赛做准备。

陈斌挂了电话,加快了进度,他想在入选赛开始之前,就先将这个飞船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