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简单的想法,陈斌开始设计。
最先是能量武器。
一般是激光,或者高压电。
陈斌简单的思考过后,选择了闪电球!
闪电球这玩意,用在比赛现场,一定非常炫酷,毕竟各种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
比如星球大战中,就有这样的武器。
还有一些动漫,比如龙珠,里面的龟派气功波,就是一种能量球攻击。
只是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想要实现的难度非常之大。
首先是能量,想要释放出闪电球,需要瞬间释放出非常恐怖的能量。
这能量需求,比之前电棍里的那种远程电击要大上不少。
需要恐怖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球状等离子体。
还需要一个能持续输出这么巨大能量的设备。
不过这个对当前世界来说,难度非常大的东西,对陈斌来说,无非是个微型核反应电池而已。
我参加这么重要的机器人大赛,用上核反应电池,应该很合理吧……
核能电池,和核反应电池,还不一样,核能电池一般情况下,是指带辐射的能量块,这能量块持续释放辐射,转化为能量。
目前正在外太空,往外探索的人类飞行器,用的就是核能电池,可以坚持个数十年上百年。
不过陈斌想要参加比赛,需要的是核反应电池,微型的核反应电池!
能量更猛,制造难度略大。
但问题不大,能整!
然后是能量攻击本身,这也正是能量光球形成的原因。
电能是高温的等离子体,会迅速的向四周扩散,冷却,然后消失。
想要保持一个紧凑的球形,需要一股力量,将他控制住,防止它能量向周围逃逸。
其实这一点,目前已经能做到,实验室里使用托卡马克装置,通过极强的环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进行核聚变研究。
不过这些装置非常的重,轻松就能达到数千吨。
想要将这样的设备,塞进一个那么点大小的机器人里面,正常情况下来说,是天方夜谭。
现在的技术,就算制造出了这样一个稳定的等离子球,也没办法发射出去。
一旦脱离约束设备,这样的等离子能量球,就会和空气分子产生剧烈的反应,能量会迅速的在空中损耗。
飞出极短的距离后,就会彻底消失。
如果用磁场来进行约束能量球的飞行全程,那就需要一个更大的设备,难度同样不小。
但对陈斌来说,这两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提前先制造出一道电离通道,高压电流组成的能量球,就会沿着这条电阻较低的通道,飞快通过。
至于磁约束装置,这个在制造电磁轨道炮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相当完善的技术。
至于其他对现在科技来说,难度极大的东西,他这里轻轻松松。
可以将超大型的电磁发生装置缩到微型。
另外就是材料本身的提升,能承受极高的能量和温度,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上,放波。
别人的机器人,全都是进攻机器人,他的机器人,可以远程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