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全方位提升!(1 / 2)

就是这个射速下,炮管的温度上升很快,不过这个不是啥问题,加上降温系统就行。

或者稍微休息一下。

有了设计,还有了这厂房,制造起来非常简单。

陈斌开始用电脑输出零件图纸。

一边输出图纸,另一边的厂房里,同步开始制造。

研发和制造进度,几乎到了同步的地步,零件刚设计完成,没几分钟,就有成品被送过来。

速度快的吓人。

这厂房的建造,除了后续能接单之外,他研发的过程,也被压缩到很短。

相比别人,设计出来产品,制造还需要假别人之手,甚至很多时候还得排队。

他这里的效率,拉到了极致。

两天时间,陈斌将最后一个零件的设计图画完。

在他身边, 已经放着成品的电磁轨道炮。

炮的长度达到六米。

底座直径,两米乘以两米。

两侧均有炮弹填装口,还有炮弹预装口。

一次可以装填一百枚炮弹,同时还设计有便携炮弹填入口。

只需要将炮弹丢进去,内部的机械结构,就会自动将炮弹摆正装填。

装填的速度,远超炮弹发射的速度。

除此之外,在这电磁轨道炮上,还设计有卸力结构。

看起来电磁轨道炮,没有火炮的结构,有人会误以为他没有后坐力。

但电磁力同样遵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炮弹的威力越大,给炮体带来的后坐力越大。

不过好的是,电磁轨道炮的炮弹是以一种很快的加速度迸发,和火炮瞬间的爆发有一定区别。

再加上加速过程中,很少有浪费的力量,所以后坐力要稍微小一些。

但连续发射的情况下,后坐力再小,依然会有持续的后坐力。

卸力装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磁轨道炮上的机械结构,在炮弹发射之前,机械结构先蓄力向前。

炮弹出膛的后坐力,会被这股蓄力抵消很大一部分。

卸力的另一部分,是炮弹底座侧面,有两个支撑腿,支撑腿外部看起来,就是个钢条,只是这个钢条强度极高。

在开炮之前,钢条会自动弹出,刺入地面之下,然后侧面会有金属结构展开,给炮一个支撑的力量。

这还不够,因为电磁轨道炮持续开会,后坐力也会持续产生。

所以,只是抵住后面,前面可能会翘起来。

炮弹的前端还有两个全自动的固定钩,同样是深入地下,然后展开,从而牢牢抓住地面。

外面又有零件送过来,陈斌拿着零件,准备往炮弹上安装的时候,感受到了熟悉的寒意。

放下手中的零件,陈斌直接大步飞奔,快速跑到缸中之脑的位置上坐下。

连接上缸中之脑,陈斌眼中带着期待,也不知道缸中之脑会不会让他豁免知识涌入的胀痛?

不过在此之前,他先看向了他的炮。

电磁轨道炮上空,闪耀着光芒的果实垂落。

在果实垂落的瞬间,原本的电磁轨道炮开始扩大。

陈斌迟疑了一下,他之前费劲巴拉的想要缩小电磁轨道炮,结果还给扩大了?

不过这个念头刚浮现,就被他按了下去,先观察,而不是先质疑。

至少歪脖子科技树,从未让他失望过。

随着光芒散去,原地出现了个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