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重重一点头。
“此番言论是赵天成所言!扶苏记录整理。”
他目光扫过蒙恬和蒙毅,“你二人也一同观看!”
蒙毅上前与李斯同看,蒙恬也忍不住凑近。
片刻后,两人脸上也齐齐变色。蒙恬作为军事统帅,对资源消耗尤为敏感,他立刻联想到北伐匈奴时,后期粮草转运的艰难程度几乎是呈倍数增长,这不正是“边际成本递增”?
而为了保障北伐,国内其他地区的戍守和建设被迫延缓,这不就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蒙毅则从情报和战略布局的角度,意识到这套理论在评估各方势力消长、选择打击目标时的巨大价值。
如何用最小的“边际成本”获取最大的“边际效益”,如何在多个目标间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那个,这简直是战略决策的无上利器!
“陛下!”蒙恬忍不住开口,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沉。
“若依此论,用兵之道,非止于攻城略地,更需精算每一分兵力钱粮投入之效验与代价!若能精准把握那‘边际效益’将尽未尽之节点,及时收手或转向,则可避免无数无谓消耗!”
李斯此刻已从最初的震撼中稍稍冷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法家特有的冷静与算计的光芒。
“陛下,臣以为此论之价值,恐不在那‘叙事权’之下!其虽非律令,却可为律令之基石,为决策之圭臬!”
他开始迅速以法家的思维模式,拆解和运用这套理论。
“法家素来讲究‘法、术、势’,究其根本,亦是权衡利害,驱动万民。然此‘边际’与‘机会成本’之论,恰可为‘术’与‘势’提供更精微之尺度!”
“譬如,律令之设定!”李斯语速加快,思路愈发清晰。
“以往设定刑罚,多依罪行轻重、社会危害,虽有等差,却少考量其‘边际威慑力’。例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固然不妥。但若对轻微盗窃亦施以重刑,其‘边际威慑’之增效果有限,而因此激化矛盾、使小民轻易铤而走险之‘边际成本’却可能极高!若能细究每加重一分刑罚,所带来的额外威慑效果与额外社会成本,或可制定出更有效率之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