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在团部的地炉里噼啪作响,驱散着北满深夜的寒意。林锋独自站在那张巨大的、铺满了整面土炕的军事地图前,目光如同鹰隼般,在地图上那些由红蓝铅笔反复勾勒、标注的符号与线条间缓缓移动。
地图上,代表东北民主联军控制的红色区域,以松花江北岸为根基,如同不断蔓延的火焰,正顽强地向南扩展。而代表国民党军的蓝色箭头,虽在“一下江南”战役后显得有些凌乱和后缩,但依旧盘踞着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透着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沉重压力。
桌角,放着几份刚刚由通讯员送达的绝密级文件。一份是联军总部对当前整体战略态势的分析与下一步作战方针的初步构想;另一份,则是总部情报部门汇总的,关于敌军最新调动和防御部署的详细通报。
林锋的指尖,最终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那个被蓝色圆圈紧紧包裹的名字上——四平。
这座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楔子,卡在南北满之间。上一次血战,联军虽予敌重创,但未能完全攻克,最终战略转移。如今,它依旧是横亘在联军南下通道上的最坚硬的一块骨头。情报显示,敌军正在加紧修复城防工事,囤积物资,并调集精锐部队增防。
他的目光又扫过长春、沈阳,最后落在了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锦州。
一种强烈的预感在他心中涌动。随着联军力量的不断恢复和发展,随着“一下江南”胜利带来的信心,一场规模更大、意义更深远的战略性反攻,已经箭在弦上。而这场反攻的核心目标,很可能就是拔除像四平这样的战略要点,乃至最终切断东北敌军与关内的联系。
“雪狼”团,作为总部手中最锋利、最灵活,也是唯一具备战略级特种作战能力的尖刀,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林锋的思维飞速运转。不再是简单的敌后破袭,不再是零敲碎打的侦察引导。总部将他们升格,给予优先补给,让他们系统培训兄弟部队骨干,其深意,绝不仅仅是多打几次胜仗那么简单。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几种画面:
在主力对四平发起总攻前,“雪狼”精锐提前潜入,精确标定核心火力点、指挥所、弹药库,甚至在总攻发起时,里应外合,制造混乱,打开缺口。
长途奔袭,深入敌后,瘫痪某条关键铁路线或炸毁某座战略桥梁,彻底打乱敌军的兵力集结和物资补给计划。
针对敌军高级指挥官,实施高风险的斩首行动,瓦解其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