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成了“雪狼”最好的掩护。在确定了伏击决心后,林锋没有片刻耽搁,立即率领全体队员,借着夜色和尚未停歇的风雪,向黑瞎子沟方向疾进。
这一次行军,队伍的气氛截然不同。之前的悲愤化作了冰冷的沉默,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坚定。仇恨被压进了枪膛,只等扣动扳机的那一刻爆发。就连受伤的胡老疙瘩也坚持跟着队伍,拒绝被安置在后方,用他的话说:“就是爬,俺也要爬到阵地前,看着你们给铁柱报仇!”
抵达黑瞎子沟外围时,已是后半夜。风雪渐息,但寒气更重,呵出的气瞬间凝成白霜。林锋命令大队在沟外密林中隐蔽待命,亲自带着周大海、“夜莺”和赵小川,如同鬼魅般潜入沟内进行抵近侦察。
黑瞎子沟的地形与地图标注基本吻合,甚至更为险要。一条被积雪覆盖的马车道蜿蜒穿过谷底,左侧是坡度超过六十度、遍布嶙峋怪石和枯灌木的陡坡,右侧则是数米深、已经冰封但依旧能听到冰下潺潺水声的河涧。道路在此处有一个明显的弯道,视野受限,是理想的伏击点。
四人小组无声无息地摸遍了预伏区域。林锋用他那双受过现代侦察训练的眼睛,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陡坡中段那块突出的岩石,”他压低声音,指向左前方,“视野开阔,可以覆盖大半个伏击圈,是个理想的机枪阵地,也能兼顾狙击。”
“夜莺”点头,补充道:“坡顶的几丛灌木很密,适合设置观察哨和辅助狙击位。河道冰面看起来冻得很实,但靠近对岸的地方有几处积雪异常,
赵小川则默默用步测着距离,心中飞快计算着不同位置的射击参数。
周大海更关注近战环境:“这条路太窄,敌人遇袭肯定会向两侧坡地和河岸寻找掩体。我们可以在这些可能的位置提前布设诡雷。”
侦察完毕,退回密林。林锋立刻召集所有骨干,就在雪地上,借助微光手电(缴获的日军物资)展开地图,进行最终的任务部署。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同志们,复仇的时候到了!
“第一突击组,由周大海带领,配备冲锋枪和手榴弹,隐蔽在道路拐弯处的棱线后。战斗一旦打响,你们要以最快速度压制车队头车,掐断其前进道路,并阻击试图沿路突围之敌!”
“第二突击组,孙大勇带领,配备花机关和驳壳枪,位置在道路另一侧的石堆后。你们的任务是打尾车,堵死退路,与一组形成关门之势!”
“机枪组,王猛负责,带上那挺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加强两名副射手,配置在左翼陡坡的突出岩石后,构筑主要火力点!我要你的火力能像镰刀一样,把暴露在路上的敌人扫倒!”
“爆破组,李根壮负责。”林锋的目光看向这个沉默却可靠的爆破手,“在车队预定停留区域,特别是可能用做掩体的石头后、洼地里,布设连环诡雷。用绊发和压发结合,我要让他们躲都没地方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