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项是班组突击协同。周大海带领一个班,模拟进攻一处“敌军”占据的土木掩体。
没有华丽的动作,只有简洁有效的手势沟通、交替掩护、精准投弹和迅猛的冲击。队员们利用地形地物接近,火力压制与机动突进结合得恰到好处,最后以一阵精准的刺刀突刺(木枪)结束了演练。整个过程中,队伍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队形和强大的压迫感。
瓦西里中尉抱着胳膊,嘴角似乎撇了撇,但眼神却认真了许多。
第三项,林锋特意安排了一项“土法”与“巧技”结合的展示。他让老张带着几名队员,推上来几件利用缴获零件和自制工具改造的装备:有加装了简易雪地滑橇、便于在深雪中拖运物资的爬犁;有利用报废枪管和弹簧改装的、威力可控的炸药投射器(没装药,只演示结构);还有一套利用缴获的日军水壶和铜管改造的简易野战蒸馏净水装置。
老张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结结巴巴地讲解着原理和用途。林锋在一旁用流利的俄语进行补充翻译,强调这些都是在极端缺乏物资条件下,为适应东北战场环境而进行的实用性创新。
伊万少校这次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甚至走近仔细看了看那套净水装置,还用手摸了摸冰冷的铜管。
展示结束后,伊万少校没有多做评价,只是走到林锋面前,用俄语说道:“林队长,你的士兵,训练很有特点。尤其是……他们的眼神,很坚定。”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你们对装备的……利用,也很有想法。”
这已经是这位高傲的苏军少校所能给出的、相当程度的认可了。
瓦西里中尉则依旧硬邦邦地说:“基础训练还算扎实。希望你们能把这份精力,用在维持地方治安上。”
送走苏军观摩团,李支队长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嘿,看见没?那个伊万少校,最后看咱们那眼神,不一样了!”
王指导员也笑道:“林队长这一手,确实高明。既展示了肌肉,又没亮出全部獠牙,还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利用价值’。这下,他们再想随便拿捏我们,就得掂量掂量了。”
林锋看着苏军车队远去,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他清楚,这次展示最多只是让苏军收起了部分明目张胆的轻视,距离真正的平等对话还差得远。实力的差距,不是靠一两次表演就能弥补的。
他转身,对集合的“雪狼”队员们肃然道:“都看到了?老毛子认这个!今天大家做得很好,没给咱们支队,没给咱们联军丢脸!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尊重,要靠我们在未来的战场上,用敌人的血和我们的胜利来换取!都给我记住,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解散后,各排带回,继续训练!”
“是!”队员们轰然应答,声音在寒冷的林间空地上回荡,带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
这次有限的装备展示,如同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苏军与这支他们眼中的“地方武装”之间,划下了一道微妙的界线。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我们或许装备简陋,但我们绝非可以随意轻视的弱者。
而林锋和“雪狼”支队,也在这不断与各方势力的周旋和展示中,悄然成长,等待着真正证明自己价值的那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