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支队碰壁的消息,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宁安支队每个人的心头。苏军对军火库的严密封锁,断绝了快速获取重武器的念想。然而,“雪狼”的生存和战斗不能停止,林锋将目光投向了更隐蔽的角落。
几天后,根据支队情报员和外围群众提供的零散线索,林锋将赵小川和王猛叫到了跟前。两人一个机敏灵活,一个憨厚沉稳,且都略通几句简单的俄语日常用语,是执行特殊侦察任务的合适人选。
“有个任务,”林锋摊开一张手绘的简易区域图,指向靠近某个苏军后勤中转站方向的一个小镇,“这里,最近有个自发形成的‘集市’,很热闹。去的不仅有老百姓,还有一些穿着苏军军装的人,和形形色色的掮客。你们俩,扮成从关里逃难过来的兄弟,去摸摸底,看看那里到底在交易什么,特别是……有没有我们能用得上的东西。”
赵小川和王猛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队长的意图——这是要探探黑市的底。
“明白,队长!”两人齐声应道。
经过一番简单的伪装,换上满是补丁的破旧棉袄,脸上再刻意抹些锅底灰,赵小川和王猛揣着支队仅有的几块银元和一小包珍贵的消炎药粉作为“本钱”,踏上了前往小镇的路。
小镇距离苏军中转站不远,得益于往来的人流,显得比一般村庄“繁华”许多。所谓的“集市”,其实就是镇子西头一片废弃的打谷场,积雪被踩得泥泞不堪,各色人等聚集于此,低声交谈,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赵小川和王猛混在人群中,慢慢溜达着,耳朵却竖得老高。
场子里确实有苏联兵,不过大多没带武器,穿着油腻的军大衣,三五成群,或靠墙站着,或蹲在角落里,眼神睥睨。他们身边往往跟着一两个点头哈腰的当地人,显然是充当翻译和中间人的掮客。
交易的物品种类繁多,有罐头、香烟、伏特加、甚至还有女人的丝袜和口红,但赵小川敏锐地注意到,在一些更隐蔽的角落,交易的东西明显不同。
他看到一个大胡子苏军士兵,从军大衣口袋里摸出几个黄澄澄的子弹,快速塞给一个穿着皮袄的商人,换回一小卷钞票。在另一个摊子,一个掮客正在向人展示一个崭新的莫辛-纳甘步枪的枪机部件,要价高得吓人。他甚至瞥见有人拿着望远镜的零件和指北针在低声询价。
“哥,你看那边……”王猛用胳膊肘碰了碰赵小川,示意他看场子边缘。那里,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汉子,脚下放着一个半开的木箱,里面赫然是几瓶高级机械润滑油和一小捆电线。
赵小川心中一动。武器零件固然诱人,但这些油料和电线,对于维护支队那几台宝贵的收音机和为数不多的车辆(如果有的话),同样至关重要。
两人没有贸然上前,而是继续观察,记下那些活跃的苏军士兵和掮客的样貌,以及他们交易的方式和大致价格。
过了一会儿,赵小川看准一个刚刚做完交易、看似心情不错的苏军士兵,给王猛使了个眼色,两人慢慢靠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