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水生做了一个警戒的手势。水生立刻会意,无声地抽出驳壳枪,退到帐篷门口,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林锋深吸一口气,手法熟练地调整着电台频率。电流的嘶嘶声在寂静的帐篷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拿出一个极其简陋的、只有几个数字的密码本——这是离开芷江前,通过那家旧书店留下的隐秘渠道获得的、一次性的紧急联络方式。
他的手指稳定而有力,将一组简短到极致的电码发送了出去。电波穿透沉沉的夜色,飞向未知的远方,飞向浦东,飞向“启明星”。
电文的内容极其简洁,却重若千钧:
“芷江归,刀将指己。磐石求路,愿北上。”
发送完毕,他立刻关闭电台,将所有痕迹消除,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帐篷里恢复了寂静,只有油灯偶尔爆出一丝灯花。水生收回枪,看向林锋,眼中充满了信任,尽管他并不完全明白连长具体做了什么,但他知道,连长做出的决定,一定是为了兄弟们好。
林锋坐回桌前,看着那跳跃的灯火,眼神彻底平静下来,之前的迷茫和挣扎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坚定。
他知道,这寥寥数字的电文,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是将自己和身边这些信任他的弟兄们的命运,彻底交付了出去。前路必然是荆棘密布,危机四伏。
但他更知道,留在原地,只会成为别人手中指向同胞的刀,那才是对牺牲战友最大的背叛。
桌上的花名册和装备清单依旧摊开着,但它们此刻在林锋眼中,已失去了意义。它们属于一条他即将背离的轨道。
未竟的征程,从未结束。只是从这一刻起,它有了新的方向。
他吹熄了油灯,帐篷内陷入一片黑暗。但在林锋的眼中,仿佛看到了一丝微光,在北方遥远的地平线上,艰难却顽强地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