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和苏雨墨并非只是发号施令者。他们亲自参与到关键节点的分析中。叶凡凭借其早年在地下世界摸爬滚打练就的直觉和对危险的敏锐嗅觉,往往能发现数据中容易被忽略的反常之处;而苏雨墨则利用其执掌苏氏多年积累的、对全球商业规则和政商关系的深刻理解,为调查方向提供宏观的战略视角和合规性判断。
中午时分,工作人员送来了简餐。两人就在指挥中心旁边的休息室里,一边快速进食,一边交换意见。
“卢森堡那个基金会,指向生物化学领域,这很反常。”叶凡用叉子拨弄着沙拉,眼神锐利,“‘彼岸花’的传统领域不在这里。除非……他们有了新的战略目标,或者,是在为某个特定的、需要这些技术的‘大项目’做准备。”
苏雨墨优雅地切着一小块牛排,动作不变,语气却同样凝重:“我同意。这可能是我们找到其核心战略意图的一个突破口。我已经让苏氏在海外的团队,重点调查近五年来,全球范围内在生物化学,特别是基因编辑和神经科学领域,有哪些异常的资金流入和专利收购活动,看看能否与‘彼岸花’扯上关系。”
她顿了顿,看向叶凡:“另外,关于吴鸿煊,柳如烟那边提供的其地下生意线索,虽然你要求暂不动他,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反向施压。比如,将他某个不太重要的走私渠道,‘无意中’泄露给他的竞争对手,或者相关执法部门,制造混乱,测试他的反应和应急联络渠道,或许能顺藤摸瓜,找到他与‘彼岸花’更高层级的联系方式。”
叶凡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这个度你来把握,要让他感到疼,但又不能让他狗急跳墙。重点是观察其通讯模式的变化和求助对象。”
短暂的午餐时间,也变成了战术讨论会。两人之间,那种因之前误会而产生的隔阂,在共同面对强大敌人的压力下,似乎被暂时搁置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专业能力和共同目标的、高效的默契。
下午,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It小组成功定位了那个东南亚Ip地址,位于某国一个以网络自由着称的沿海城市,并尝试进行了一次极其冒险的、短暂的网络渗透,截获了部分加密数据碎片。
同时,赵蕊团队在交叉比对海量数据时,发现那个卢森堡基金会,在三年前曾向一家位于瑞士、极其私密的私人银行转移过一笔巨款,而该银行以服务超高净值匿名客户着称。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一个极其偶然的关联路径发现,这家银行的一个代号为“V”的客户,其账户活动规律,与“彼岸花”在亚太地区的几起重大收购案的时间点,存在高度重合!
“V”……这个简单的字母代号,让整个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沸腾!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接近“彼岸花”可能的核心成员!
叶凡和苏雨墨站在主屏幕前,看着那个被高亮标注的字母“V”,眼神同样凝重而锐利。
“集中所有资源,深挖这个‘V’!”叶凡下达命令,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通知我们在瑞士的关系,不惜代价,摸清这家银行的背景和这个‘V’的蛛丝马迹!”苏雨墨几乎同时补充。
联合调查组的利刃,终于触碰到了坚冰之下,那庞大阴影的一角。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希望的火花已然点燃。
夜幕再次降临,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长明。叶凡和苏雨墨都知道,找到“V”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和危险,或许才刚刚来临。但此刻,他们并肩而立,目标一致,决心从那无边的黑暗中,撕开一道口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