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方才说了,后面还有很多事,可不单单是皇上的丧事,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新皇登基之事。
汉华王朝乃礼仪之邦,重规矩,讲忠孝,所以秦王并未立刻灵前即位?。
但也要不了多久,礼法守孝三年,二十七个月,但这是一国君交替。
为了王朝稳定以及朝堂稳固,是以日代月,也就是五月底之前,秦王就要举行登基大典?,后改元建新。
而晋王,这个前太子,在秦王登基的时候,留在宫中的话,怎么着都不太合适。
林安平沉思片刻后,躬身开口,“二爷,臣认为为了晋王身体着想,当寻幽静之处静养。”
“孤也是有此念头,”宋高析收回看向林安平的目光,“但,若真这样做的话,只怕孤会落个驱逐皇亲的骂名,孤实不愿父皇泉下也不安。”
“二爷,臣认为您反倒是想岔了,”林安平直起身子,“论皇家血脉,晋王是二爷皇兄,是先帝嫡长子,若一直久居深宫,反倒会落下囚禁之名,让人以为二爷心窄。”
“哦?”宋高析露出微微惊讶之色,“还有此说法?”
“臣不敢乱言,”林安平应声接着开口,“臣赞成放其出宫,寻一处幽静之所静养,只是,所选之地要慎重一些。”
焉神医之前说的话,林安平没有忘,谁知道太子还有多少党羽隐藏在外。
放虎归山留后患之举,不可取。
宋高析听懂其意,不由轻叹,“如此看来,留也不是,去也不是,着实...”
“二爷,去自然是去得,且要光明正大去。”
宋高析再度看向林安平,等其开口说下文。
“晋王逼宫大逆,如今朝野皆知,先帝将其软禁静心殿也是事实,其罪已定,其名已污...”
“然,二爷您顾念兄弟之情,不忍其在宫中抑郁,特选京郊风景秀美、适宜静养之所,让其安度余生...”
“此举明示群臣,乃显二爷仁德宽容,更彰显皇家顾及亲情之名。”
宋高析轻轻颔首,如此一来,说是放了晋王出宫,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软禁而已。
他负手在宫廊下,来回踱了几步...
“嗯、”宋高析停了下来,看来是已有决断,“父皇大丧之后,就这样办吧。”
“臣遵...”
“你遵什么?”宋高析瞪了林安平一眼,“常家父子快到京都了,刚好给他们一个表现机会。”
林安平嘴角微弯,二爷您这样宠的话,不太好吧?
“走吧,陪孤一道去看看母妃,”宋高析转身抬腿,“七妹也不知如何了?”
最后一句话他声音刻意大了一些,明显是说给林安平听的。
就在二人一道走在宫廊上时,一名小太监脚步匆匆迎了上来。
“奴婢参见秦王殿下,”小太监跪地见礼,“六部尚书进了正和殿,要觐见殿下。”
“嗯?”宋高析皱眉,“可说何事?”
“回殿下,钱尚书说是要与殿下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以及登基大典之事。”
皇上殡天,大臣悲痛之余,更在乎的是新君继位。
宋高析神色变了吧,多了一丝沉稳和威严,“去回他们,孤稍后便到。”
“是、”
小太监离开后,宋高析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父皇这才...他们倒是急的很。”
“国不可一日无君..”林安平平静附和了一句。
“你随孤一道去正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