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沉栀向满 > 第108章 潜心研读

第108章 潜心研读(1 / 2)

「故园遥隔千山水,新岁暗许寸心期。」

2019年8月,法国。

巴黎的初秋,带着一种清爽宜人的微醺感。

阳光不再那么炙热,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是恰到好处的温暖。林满收到ISIpcA录取通知邮件的喜悦,如同在心湖投下的一颗石子,荡漾开一圈圈名为“希望”的涟漪。

她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沈苏苏。

视频电话那头,沈苏苏几乎是尖叫着从沙发上跳起来:“我的天!满满!你居然真的考上了!”

林满被她的激动感染,唇角的笑意温柔而真挚:“嗯,运气比较好。”

“这哪里是运气好,这分明是你拼出来的,整整一年呢!”沈苏苏的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红,“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要回国一趟?签证什么的,还有,开学前总得庆祝一下吧!”

林满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几分,她下意识地搅动着面前杯子里的咖啡勺,目光落在窗外公寓小花园里那几株新栽的薰衣草上,它们在秋日的阳光下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苏苏,”她轻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我……暂时不打算回去了。”

“这个月我就要准备入学注册了,学生签证也可以直接在法国这边办理续签或者转换。”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巴黎的距离,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隔绝了那些可能再次席卷她的兵荒马乱。

她需要这份距离来巩固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静和专注。

她害怕一旦回到那个熟悉的城市,那些刻意尘封的记忆会再次汹涌而出,将她打回原形。

沈苏苏在那头安静了几秒,然后语气变得格外温柔:“满满,我明白。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在法国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等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或者我去看你,咱们再好好庆祝!”

“好。”林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这样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朋友,是一无所有的她在异国他乡最大的慰藉。

挂断电话,林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中的某个角落,因为沈苏苏的理解而变得柔软,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坚定。

她将所有与过去相关的思绪暂时打包封存,全身心地投入到入学前的准备和即将开始的学业中。

很快,九月底,ISIpcA正式开学。

凡尔赛的ISIpcA校园,比开放日那天更添了几分学术的严谨与活力。

空气中弥漫着新学期特有的、混合着咖啡香与书卷气的味道,偶尔还能从各个实验室飘来一丝丝或清新或浓郁的奇特香气。

林满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背着双肩包,穿梭在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教学楼之间。

她的法语经过一年多的强化训练,已经能够应付日常交流和大部分专业课程,但真正进入课堂,面对那些语速极快、专业词汇密集的教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学,她依然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etic bioteology」(化妆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繁重而艰深。

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皮肤生理学,到香料植物学、感官分析、配方工艺学,再到市场营销和法规,每一门课程都像一座需要努力攀登的高峰。

林满的生活变得异常规律且充实。

清晨,当第一缕晨曦透过宿舍的窗帘,她已经坐在书桌前预习当天的课程内容。白天,她像一块海绵般努力吸收着课堂上的知识,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课后,图书馆和实验室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她常常是图书馆里闭馆前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也是实验室里最专注的那个身影。

无数个夜晚,当同学们结伴去酒吧放松,或者在宿舍里开派对时,她房间的灯光总是亮着。厚厚的专业书籍,密密麻麻的法语笔记,以及电脑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化学分子式和实验数据,是她最忠实的伙伴。

日子在这样紧张而专注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

从2019年的秋天,到2020年的盛夏,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林满几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苦行僧。

她谢绝了大部分的社交邀请,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学业上。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和实验,她还利用周末和假期,主动申请参与到一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哪怕只是做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和辅助工作,她也甘之如饴。

她的努力和天赋,渐渐在卧虎藏龙的ISIpcA里显露出来。

尤其是在植物成分提取与应用方向,林满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敏锐和独到的见解。

或许是源于她骨子里对东方草本文化的亲近,或许是“东方植语”项目在她心中埋下的种子,她对于天然植物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总能提出一些新颖而富有深度的思考。

她的研究生导师,弗兰克·德博尔 (Franck dubourdieu) 教授,是化妆品生物技术领域的权威。他五十岁上下,有着法国学者特有的优雅与严谨,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而深邃。据说他在业界拥有自己的独立高端实验室,并与数个国际顶级护肤品牌有着深度合作。

德博尔教授在学术上以要求严格、眼光毒辣着称,寻常学生很难入他的法眼。

最初,林满这个来自东方的、略显安静的女生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

直到一次关于“传统草本植物在现代抗衰老配方中的创新应用”的课题研讨会上。

当其他同学大多围绕着西方主流的植物成分,如葡萄籽、迷迭香等展开论述时,林满却提交了一份关于“栀子花提取物在抗氧化及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方面的潜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她用流利但略带口音的法语,清晰地阐述了栀子花在中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历史,其主要活性成分(如栀子苷、京尼平苷)的化学结构,以及她查阅到的关于这些成分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展现出的抗氧化、抗炎、甚至神经保护的初步证据。

她还大胆地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现代生物技术萃取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活性并提高皮肤渗透性。

她的发言,条理清晰,数据翔实,既有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又不乏现代科学的严谨。

德博尔教授在林满发言时,一直微微眯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点。

当林满结束发言,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他那标志性的、略带沙哑的嗓音问道:“L,据我所知,栀子花在西方香氛界的认知更多是其独特的香气,你为什么会想到从生物活性的角度去研究它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抗衰老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

林满迎向教授审视的目光,平静地回答:“教授,栀子花在我们那里,不仅仅是一种香花,它也承载着特殊的文化寓意和悠久的药用历史。我相信,很多古老的东方智慧中,蕴藏着尚未被现代科技充分发掘的宝藏。而且,它的香气本身就具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如果能将其功效成分与愉悦的感官体验结合,或许能为现代护肤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眼神清澈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