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桌上那封来自临安的加急密信,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铜丐钵。钵身的符文已经亮了大半,自从漠北取回魂晶彻底激活它后,这玩意儿就跟有了灵性似的,每次遇到要紧事,都会微微发热提醒我。
“执法长老,帮主已经在议事堂等您了。”门外传来弟子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我深吸一口气,将密信折好塞进怀里。这信是临安丐帮分舵传回来的,字里行间都透着紧张——主和派大臣王次翁在宋理宗面前进谗言,说丐帮“拥兵自重,盘踞襄阳,形同割据”,还说我林越“一介江湖草莽,却插手军政,恐有不臣之心”。更要命的是,皇帝居然真的信了,下了圣旨召我即刻入京“述职”。
“述职?怕不是鸿门宴吧。”我低声嘀咕了一句,起身往议事堂走。襄阳的风带着江边的湿气,吹在脸上凉飕飕的,就像我此刻的心情。
议事堂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帮主耶律齐坐在主位上,眉头拧成了疙瘩。苏晴也在,她是特意从峨眉赶过来的,一身素白剑袍,腰间的长剑剑柄擦得锃亮。看到我进来,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担忧。
“林越,你来了。”耶律齐开口,声音有些沉重,“临安的消息,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我点点头,把密信掏出来放在桌上:“知道了,王次翁这老小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蒙古人还在北边虎视眈眈,他倒先窝里斗起来了。”
“这王次翁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向来主张对蒙古妥协,之前就多次反对朝廷给咱们丐帮拨粮草。”丐帮情报堂的新首领李锐补充道,他是陈默牺牲后我提拔起来的,办事干练,“据我们在临安的眼线回报,这次他之所以敢这么跳,背后还有蒙古间谍在暗中推波助澜,给了他不少好处。”
“又是蒙古人搞的鬼。”苏晴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他们是想借朝廷的手除掉你,瓦解丐帮的力量,这样他们南侵就少了最大的阻碍。”
我冷笑一声:“算盘打得倒精,可惜他们忘了,我林越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耶律齐看着我:“皇帝的圣旨已经到了襄阳府衙,知府明天就会派人来催你启程。你打算怎么办?不去的话,就是抗旨不遵,正好给了王次翁口实;去了,临安是他们的地盘,风险太大。”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我穿越到南宋这么多年,从一个最低阶的污衣袋弟子,一路做到执法长老,甚至成了丐帮实际的掌权者,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步步为营。可这次面对的是皇权,是那些藏在宫墙里的阴谋诡计,跟江湖上的刀光剑影完全是两码事。
“我得去。”沉吟了半天,我开口说道。
所有人都愣住了,耶律齐急忙道:“林越,你可想好了?临安凶险,王次翁那帮人肯定会设下陷阱等着你。”
“我知道。”我看着众人,“可如果我不去,他们就会说我心虚,说不定还会派兵来打襄阳,到时候内忧外患,咱们更难办。而且,我也想亲眼见见这位宋理宗,看看他到底是个昏君还是个能听进劝的主。”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丐帮现在势力壮大,朝廷忌惮也是难免的。这次去临安,既是化解危机,也是向朝廷表明态度——我们丐帮只想抗蒙护民,绝无半分不臣之心。”
苏晴站起身:“我跟你一起去。峨眉派在临安也有联络点,万一出事,我能帮上忙。”
“不行。”我立刻拒绝,“你是峨眉派的核心弟子,要是跟我一起卷入这场风波,只会让朝廷更加猜忌江湖门派。而且,襄阳这边也需要你坐镇,万一蒙古人趁我不在发动进攻,你和耶律帮主也好有个照应。”
“那你身边总得有人跟着吧?”苏晴不依不饶,“就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我不是一个人。”我看向李锐,“让情报堂挑两个身手好、脑子灵活的弟子跟我去,再加上我自己的功夫,还有青铜丐钵的技能,一般人伤不了我。”
耶律齐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临安分舵的舵主马六是咱们的老人,可靠得很,到了临安,让他给你接应。”
“嗯。”我点头,“另外,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丐帮的改革不能停,破蒙军的训练也要抓紧。还有,让情报堂密切关注蒙古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动,立刻通报各分舵和江湖联盟的门派。”
“放心吧,这些我们都会安排好。”耶律齐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在临安一定要多加小心,凡事不可逞强。记住,丐帮永远是你后盾。”
“我知道。”我心里一阵暖流,穿越这么多年,丐帮早已成了我的家,这些人都是我的亲人。
第二天一早,我换上了一身相对体面的衣服——不是净衣派那种绫罗绸缎,就是普通的青色布衣,腰间挂着青铜丐钵,身后跟着两个情报堂的弟子,一个叫赵虎,一个叫孙豹,都是练家子,眼神锐利,一看就不好惹。
襄阳知府派人送来了朝廷的驿马,还特意派了两个官差“护送”。我心里清楚,这哪儿是护送,分明是监视。一路上,那两个官差话不多,但眼睛却一直盯着我,生怕我跑了。
赵虎悄悄凑到我身边,低声道:“长老,这两个家伙看着就不是好东西,要不要……”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我摇摇头:“别冲动,现在还不是时候。咱们这是在朝廷的地盘上,闹出人命不好收场。”
孙豹也道:“长老说得对,咱们小心应对就是,真要是他们敢动手,咱们也不怕。”
我笑了笑,没说话。这一路从襄阳到临安,走了差不多半个月。越往南走,越能感受到江南的富庶。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更是繁华得不像话。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摩肩接踵,穿着华丽的达官贵人随处可见,与边境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刚进临安城,就看到一个穿着丐帮弟子服饰的中年汉子在城门口等着,正是临安分舵舵主马六。他看到我,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来,先是行了个丐帮的礼,然后低声道:“执法长老,您可算来了。分舵已经给您安排好了住处,先歇歇脚?”
“不用了。”我摇摇头,“皇帝召我来述职,肯定急于见我,咱们先去府衙报备,免得落人口实。”
马六点点头:“也好。不过长老,您可得小心,王次翁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府衙的人盯着您的一举一动,还在宫里打点了不少宦官,就等着抓您的错处呢。”
“我知道了。”我心里有数,“对了,临安城里的情况怎么样?百姓对蒙古的态度如何?”
“百姓们大多怕蒙古人,毕竟大多怕蒙古人,毕竟这些年蒙古人南侵,到处烧杀抢掠,不少人都失去了亲人。”马六叹了口气,“但朝廷里的主和派却一直在粉饰太平,说什么‘与蒙古议和,可保江南安宁’,不少官员还跟着附和。”
“一群卖国求荣的东西。”孙豹忍不住骂了一句。
我瞪了他一眼,让他别多嘴。现在身在临安,到处都是王次翁的眼线,言多必失。
到了府衙报备后,果然不出所料,府尹立刻派人把我们送到了一处“驿馆”。说是驿馆,其实就是个偏僻的院子,周围布满了暗哨,明摆着是把我们软禁起来了。
“长老,这也太欺负人了!”赵虎气得直跺脚,“咱们丐帮为了抗蒙,死伤了多少弟子,他们不但不感激,还这么对待您!”
“别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我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打量着四周的环境。院子不大,只有几间房,院墙很高,上面还站着几个官差。“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虚。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看看他们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马六偷偷给我们送来了吃的和一些临安的情报,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宋理宗已经下旨,三天后在紫宸殿召见我。
“三天时间,足够他们布置陷阱了。”我看着手里的情报,冷笑一声,“王次翁肯定会在朝堂上故意刁难我,说不定还会伪造证据,说我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