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丐帮神丐 > 第2章 毒水疑云

第2章 毒水疑云(1 / 2)

我刚从西城墙下来,就被后勤堂的弟子拉着往城西北的水井跑。那弟子姓王,脸上沾着泥,嘴唇发白,跑起来一颠一颠的,急得话都说不完整:“林长老!不好了……水井……弟兄们喝了水都闹肚子,有的还吐血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昨晚刚毁了蒙古人的回回炮,今天就出这事儿,未免也太巧了。跟着王弟子穿过几条挤满流民的街巷,远远就看见水井边围了一圈人,有丐帮弟子,也有百姓,吵吵嚷嚷的,还夹杂着咳嗽和呕吐声。

“让让!让林长老过来!”陈默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正帮我疏散人群。他刚从城外侦查回来,肩上还挎着弓箭,看到我就皱眉:“刚查完蒙古军营的动向,就听见这边出事。已经清点过,半个时辰内,喝了这口井的人里,有十七个弟子、九个百姓出现症状,最严重的已经昏过去了。”

我蹲下身,查看一个昏过去的老乞丐。他脸色蜡黄,嘴角还挂着呕吐物,手腕搭上去摸脉,脉搏又弱又快。再看旁边几个捂着肚子呻吟的弟子,症状都差不多——上吐下泻、浑身发冷,这明显是中毒的迹象。

“水呢?有没有留着没喝的?”我抬头问王弟子。他赶紧从旁边一个木桶里舀出一碗水,递到我面前。我没直接碰,先让陈默拿根干净的木筷蘸了点,凑近鼻子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苦杏仁味,还夹杂着一丝土腥味,不仔细闻根本察觉不到。

“不是井水本身的问题。”我站起身,往井里看了一眼。井水很清,能看到井底的碎石,“这口井是去年刚挖的,深三丈,底下通着地下河,之前喝了大半年都没事。肯定是有人故意投毒。”

周围的百姓一听“投毒”,顿时炸开了锅。有个穿粗布衫的汉子急得跳脚:“这可咋整啊!城里就这几口深井,要是都被下了毒,咱们还活不活了?”还有人小声嘀咕:“是不是蒙古人搞的鬼?他们攻不进来,就用阴招!”

“大家别慌!”我提高声音,压下骚动,“先把这口井封了,派两个人守着,谁也不许靠近。陈默,你让人去通知其他几口井,暂时停止打水,先查清楚有没有问题。王弟子,你去把医堂的张大夫请来,让他给中毒的人看看,能不能先缓解症状。”

几个人连忙应声去办。我盯着那碗水,心里琢磨开了:蒙古人被挡在城外,怎么把毒投进城里的井里?难道城里有内奸?

正想着,苏晴提着剑跑来了。她刚在南城墙巡防,听说这边出事就赶过来了,额头上还带着汗:“林越,情况怎么样?我已经让峨眉的弟子去协助疏散百姓,防止恐慌蔓延。”

“是投毒,但投毒的人还没找到。”我把那碗水递过去,“你闻闻,有苦杏仁味,像是某种植物毒素,可能还掺了其他东西。关键是,对方怎么把毒送进井里的?这口井在城西北,离城墙还有两里地,周围都是民居,想偷偷下毒不容易。”

苏晴蘸了点水闻了闻,脸色也沉下来:“这种毒我在峨眉古籍里见过,叫‘断肠草’,晒干磨成粉,少量就能让人中毒,量大了半个时辰就能致命。但断肠草的毒性会随水扩散,要是真投了足量的毒,这口井周围的人恐怕早就死一片了,不会只这么点人。”

她这话提醒了我。我又看了看那碗水,突然想到什么:“会不会是毒不是直接投进井里的?比如……投在井边的打水工具上?”

陈默立刻反应过来:“我去查!”他快步走到井边,仔细查看旁边的水桶、绳子、木瓢。那些工具都摆在井台边,沾着湿泥,看起来没什么异常。但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一个木瓢的内侧,然后把手指凑到我面前:“林长老,你看这个。”

我凑过去一看,他手指上沾着一点淡黄色的粉末,不仔细看就像泥垢。我用指尖捻了点,放在鼻尖闻了闻——和刚才水里的苦杏仁味一模一样!

“就是这个!”我心里豁然开朗,“有人把毒粉涂在打水的工具上,别人用工具打水时,毒粉就溶进水里。因为每次溶进去的量少,所以不会立刻致命,但喝多了就会中毒。而且这种方式不容易被发现,要是没人中毒,恐怕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

苏晴皱着眉:“那投毒的人肯定对这口井的情况很熟悉,知道什么时候打水的人多,也知道大家常用哪些工具。说不定就是住在附近的人,或者……混在流民里的内奸。”

正说着,医堂的张大夫背着药箱来了。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常年在丐帮医堂坐诊,医术不错。他给几个中毒的人把了脉,又看了看那碗水,摇着头叹气:“这毒霸道得很,我只能用甘草、绿豆熬汤,先给他们灌下去缓解症状,能不能救回来,还要看各人的体质。但关键是,得找到解毒的方子,不然再有人中毒,我这里也没办法。”

“解毒的方子您知道吗?”我问他。他想了想:“断肠草的解毒方我有,但这里面好像还掺了‘腐心散’,两种毒混在一起,就难办了。腐心散的解药需要‘七星草’,但这种草只有城外的凤凰山才有,现在蒙古人围着城,根本采不到。”

城外的凤凰山离襄阳城有十里地,现在被蒙古军的外围部队控制着,想出去采草,跟送死没区别。我揉了揉太阳穴,觉得头都大了——一边要防着蒙古人攻城,一边要查内奸,现在还多了个毒水危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按张大夫说的,熬甘草绿豆汤给中毒的人喝。”我跟陈默交代,“你再派几个细心的弟子,去这口井周围的民居打听,看看今天早上有没有陌生人出现,或者有没有人看到可疑的人靠近井台。苏晴,你跟我去其他几口井看看,别再出什么事。”

我们先去了城东南的一口井。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听说西北井出事,来看看自己常喝的井有没有问题的。陈默派来的弟子正在检查打水工具,见我们来了就汇报:“林长老,查过了,工具上没发现毒粉,井水也闻不出异味。”

我还是不放心,让弟子舀了一碗水,又仔细闻了闻,确实没问题。但为了保险,还是让他们暂时停止打水,等彻底确认安全了再用。

接着又去了另外三口井,情况都差不多,没发现异常。最后回到西北井时,张大夫已经熬好了甘草绿豆汤,正给中毒的人灌下去。有几个症状轻的弟子,喝了汤后,脸色稍微好了点,能坐起来说话了。

“林长老,”一个叫小柱子的年轻弟子看到我,虚弱地开口,“我……我早上打水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穿灰布衫的人,在井台边晃悠。他戴着草帽,低着头,看不清脸,我以为是来打水的百姓,就没在意。现在想想,他好像没打水,就站在那里摸了摸木瓢,然后就走了。”

“什么时候的事?”我赶紧追问。

“大概辰时(上午7点到9点)左右。”小柱子回忆道,“我那时候刚换班,过来打水准备烧开了给弟兄们喝,看到他在井台边,还跟他说了句‘早啊’,但他没理我,转身就往西边走了。”

西边是流民安置点的方向。城里的流民大多住在城西的破庙里,有上千人,鱼龙混杂,想找一个穿灰布衫、戴草帽的人,跟大海捞针一样。

“陈默,你带几个人去流民安置点查查。”我对陈默说,“重点找辰时左右从西北井方向过来的人,穿灰布衫、戴草帽的。跟流民里的头领打好招呼,让他们帮忙留意,但别声张,免得打草惊蛇。”

陈默点头,带着几个弟子走了。我又跟苏晴商量:“现在只封了一口井,但百姓和弟子的饮水问题得解决。总不能一直不喝水。我想把城外的河水引一部分进来,用过滤的方法处理一下,应该能喝。”

苏晴有点担心:“城外的河水离蒙古军营不远,他们会不会在河里下毒?而且河水比井水脏,过滤了真的能喝吗?”

“蒙古人要是在河里下毒,波及的范围太大,他们自己的士兵也可能会用到,应该不会这么做。”我解释道,“至于过滤,我之前在现代学过,用细沙、木炭、麻布层层过滤,能去掉水里的杂质和大部分毒素。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但总比没水喝强。”

说干就干。我让人去城外的护城河取水,又找来十几个大木桶、细沙、木炭和麻布。先把木桶底部钻几个小孔,铺上一层麻布,然后铺一层细沙,再铺一层木炭,最上面再铺一层细沙和麻布,一个简易的过滤器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