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丐帮神丐 > 第3章 盟书落笔,敦煌风起

第3章 盟书落笔,敦煌风起(1 / 2)

我盯着静玄师太递来的盟书,宣纸上“丐帮-峨眉联盟”六个大字力透纸背,下方留白处等着双方落笔。案几上的青铜丐钵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此刻我胸腔里翻涌的情绪——这不仅是两大门派的结盟,更是江湖正道对抗蒙古与幽冥教的第一步。

“林长老,”静玄师太指尖捻着狼毫,目光落在我身上,“此盟一旦签下,他日丐帮若有难,峨眉弟子定当蹈死不顾。”她身后的苏晴握着剑柄,轻轻点头,青色道袍的衣摆在风里晃了晃,露出袖口绣着的峨眉莲花纹。

我深吸一口气,接过笔蘸了墨,手腕悬在纸上却顿了顿。脑子里突然闪过方鹤鸣临终前的模样,老人攥着我的手,说传功钵的线索藏在敦煌,而蒙古人早已在西北布下眼线。如今结盟事急,可敦煌的事也不能拖。

“师太,”我放下笔,指腹摩挲着盟书上的墨痕,“结盟之事固然重要,但我有一事相告——传功钵的第二个线索,就在西北敦煌,与我丐帮初代帮主有关。而据情报,蒙古密使近期频繁出入西夏,恐怕也在寻找此物。”

静玄师太手中的笔停在半空,眉头皱了起来:“敦煌?那地方离四川千里之遥,且不说路途艰险,蒙古在西北驻军数万,你若贸然前往……”

“我必须去。”我从怀里掏出那块从寒山寺得来的玉佩,玉佩上刻着的“钱塘潮”三个字在烛光下泛着微光,“方老龙头说过,传功钵需集齐三大线索才能完全激活,如今第一个线索指向敦煌,若被蒙古人抢先拿到,后果不堪设想。”

苏晴突然上前一步,声音清亮:“我与你同去。”她转向静玄师太,“师父,弟子熟悉西北地形,去年曾随师兄们去过敦煌采集草药,且剑法尚可,能为林长老保驾护航。”

静玄师太沉吟片刻,指尖在案几上敲了敲,最终点了点头:“也好。你带上五名弟子,多备干粮与伤药,务必护林长老周全。”她又看向我,“结盟之事我已让人誊抄两份,一份留峨眉,一份你带在身上,他日若遇江湖同道,也好以此为凭号召众人。”

我接过盟书,纸张的触感粗糙却厚重。苏晴凑过来,指着盟书末尾的空白处:“这里该盖个印才好,不然江湖上难免有人质疑盟约的真假。”我一拍脑门,差点忘了丐帮有专门的结盟印信,赶紧从行囊里翻出那枚刻着“丐帮总舵”的青铜印,在墨盒里蘸了蘸,重重盖在纸上。印泥鲜红,与峨眉的莲花印交相辉映。

当晚宴席散后,我与苏晴在峨眉后山的竹林里商量行程。她铺开一张手绘的地图,手指沿着岷江向上划:“从峨眉出发,走青衣江入岷江,再转陆路去汉中,过阳平关进入西夏境内,这样能避开蒙古的主要关卡。只是汉中一带最近不太平,听说有幽冥教的余孽在那一带劫掠商队。”

我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里画了个简易路线图:“我们可以乔装成商队,就说去敦煌贩卖蜀锦。丐帮在汉中的分舵有个叫赵老三的舵主,是我之前在南舵的旧识,可让他接应我们。”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丐帮弟子小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封染了墨的信笺:“林长老!襄阳急报!净衣派的柳长风……柳长风他暗中与蒙古密使接触,好像在密谋什么大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柳长风这老狐狸,之前在粮仓搞鬼被我揭穿,现在竟然敢勾结蒙古人。我一把抓过信笺,上面的字迹潦草,是情报堂弟子的急件,说柳长风以“丐帮受朝廷打压”为由,煽动净衣派弟子,甚至联系了几个动摇的舵主,看样子是想搞叛乱。

苏晴凑过来看了信,脸色也沉了下来:“这下麻烦了,你若此时离开,襄阳总部恐生变故。”

我捏着信笺的手指泛白,脑子里飞速盘算着。柳长风叛乱是内忧,敦煌线索是外患,两者都不能丢。突然,我想起耶律齐帮主之前说过,钱塘分舵的污衣派弟子都是赵老栓一手带出来的,对丐帮忠心耿耿,或许能调他们去襄阳支援。

“小李,”我转身对弟子说,“你立刻赶回钱塘,让赵老栓舵主率五百弟子驰援襄阳,务必保护好帮主,同时密切监视柳长风的动向,有任何情况随时传信。”小李点头应下,转身消失在竹林深处。

我重新看向苏晴,把信笺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敦煌之行不能改,襄阳有耶律帮主和赵老栓,暂时能稳住。我们明日一早就出发,争取在柳长风动手前赶回襄阳。”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我和苏晴就带着五名峨眉弟子出了峨眉山。山下的官道上结着霜,马蹄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苏晴勒住马,从行囊里掏出一件黑色的披风递给我:“西北天冷,穿上这个暖和些。”她自己则裹了件青色的斗篷,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一看,是静玄师太派来的弟子,手里捧着一个木盒。“林长老,苏师姐,”弟子翻身下马,把木盒递过来,“师父说这是峨眉的‘九转还魂丹’,能治外伤,还有这张地图,标注了西夏境内的安全路线。”

我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一个瓷瓶,还有一张折叠的地图。地图上用朱砂画着一条小路,从汉中直达西夏兴庆府,旁边写着“避开蒙古哨所”的小字。心里一阵暖流,静玄师太想得如此周全,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替我谢过师太。”我把木盒交给身边的弟子,翻身上马,“我们走。”

队伍沿着青衣江前行,江面雾气弥漫,偶尔能看到岸边停泊的渔船。苏晴策马走在我身边,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那是瓦屋山,翻过这座山就能到岷江了。去年我在山上采过‘雪灵芝’,能解百毒,可惜现在不是季节。”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山峰被云雾笼罩,只露出半截青色的山尖。脑子里突然闪过现代地理课上学的知识,瓦屋山是道教名山,山上有不少古寺,或许能在那里补给一些干粮。

“我们去山上的寺庙歇脚吧,顺便问问最近的路况。”我提议道。苏晴点头同意,率先催马向山上跑去,青色的斗篷在风里飘成一片云。

到了山上的寺庙,住持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听说我们要去敦煌,脸色顿时变了:“施主,最近可不能去西北啊!蒙古人在阳平关设了关卡,凡是去敦煌的商队都要被搜查,说是在找什么‘丐帮信物’。前几天还有个商队因为带了块刻着丐帮标记的玉佩,被蒙古兵全杀了。”

我心里一紧,看来蒙古人果然在找传功钵。苏晴握紧了剑柄,低声说:“看来乔装商队是不行了,得另想办法。”

老和尚突然凑近我们,声音压得很低:“施主若是真想过去,可走后山的小路,能绕过阳平关。只是那条路很险,常有山贼出没,而且最近还有幽冥教的人在那一带活动。”

我谢过老和尚,让弟子们去准备干粮,自己则和苏晴在后山查看地形。小路两旁长满了荆棘,陡峭的山坡上只有一条被踩出来的窄道,才听到回声。

“这路太险了,弟子们恐难通过。”苏晴皱着眉说。我也有些犯难,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突然,我想起现代攀岩用的技巧,或许可以用藤蔓制作简易的绳索,让弟子们抓着绳索下山。

“我们去找些粗藤蔓来,”我对苏晴说,“把藤蔓编成绳索,固定在树上,这样弟子们就能慢慢下去了。”苏晴点头同意,立刻去召集弟子们准备。

忙活了一个时辰,终于编好了几条粗绳索。我让弟子们先下去,自己和苏晴断后。看着弟子们一个个抓着绳索往下滑,我心里不禁有些紧张,这要是出了差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在这时,山下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苏晴脸色一变:“不好,是幽冥教的人!”我们赶紧趴在山坡上往下看,只见一群黑衣人正在围攻一支商队,商队的人虽然奋力抵抗,可终究寡不敌众,很快就倒在了血泊中。

“这些人就是老和尚说的幽冥教余孽?”我低声问。苏晴点点头,咬牙道:“看他们的服饰,应该是幽冥教的‘黑煞堂’弟子,专干劫掠商队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