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干掉那朵白莲花(8)(2 / 2)

知道她的地址,能给她寄信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但这仅有的几个人里,对她抱有善意的,几乎没有。

信是从城里寄来的,准确来说是原主家里寄来的。

看信的语气,应该是她那个妈写的。

乖女儿,你能不能再帮帮家里,妈又怀孕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你在乡下粮食多,能不能帮帮妈,妈怀着孩子需要营养。

只看了前面两行字,叶慕青的白眼就翻上了天。

家里揭不开锅,你倒是别怀孕啊!

叶慕青是家里的老大,早些年还好,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爸妈都有工作,双职工家庭就算再不会过日子,生活水平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日子仅仅过了几年。

只因为那两口子信奉一个原则,存钱不如存人。

在叶慕青下乡之前,家里的小八已经出生。倒也不是为了拼“耀祖”,在这个家,没有性别优势,男的还是女的在他们爸妈眼里都是一样的。

孩子多了,家里资源只有那么多,就算平均分配,每个人得到的也只有那么一点点。

更何况她妈包二妞为了照顾孩子,把工作“租”了出去。

就是明面上让“亲戚”代班,每个月收取一定的工资,这样不上班在家也能有固定的收入,还能在家里照顾源源不断出生的孩子们。

听起来很不错,但奈何孩子太多了啊!

每个月的那点钱,加上孩子父亲叶涛的工资,加起来也才勉强够家里吃喝嚼用。

于是,在这样一个家里,要想过的好一点,得到更多的份额,只能讨好家里的两个大领导。

或者是,像叶慕青一样从小走街串巷的捡破烂卖钱。

她是老大,毕竟有年纪上的优势,早早就看清了要想过的好只能靠自己努力。

就连现在租房子的钱,也是从小慕青捡破烂的钱里拿出来的。这些钱她藏的很好,没人知道。

眼下包二妞又怀孕了,叶慕青一手把信捏成一团。

下乡以来,叶涛和包二妞自以为孩子大了,该回馈家里了,每个月固定寄一封信过来要钱要粮。

要不是寄信要钱,说不准每天都能收到信。

据她在其他两个地方下乡的二妹和三弟所说,他们那边也是,家里要钱要粮的信就没断过。

换做其他正常家庭,说不准孩子们听说家里吃不上饭了,那不得赶紧给家里寄钱寄粮。

可他们不是正常家庭啊!

从小他们就处在一个竞争关系中,只有生存的压力。不争的孩子只会落到死亡的下场,就像在老大到老八中间没有排序的孩子。

死了就死了,别说其他兄弟姐妹了,就连孩子爸妈都再也没提过。

这种“流水线”式的养孩子方式,能养出什么孝顺孩子来。

反正不管是原主,还是现在的叶慕青,都没觉得这样的父母有什么好孝顺的。

毕竟家里活下来的所有孩子,都是靠自己能力活下来的。

他们这些下乡的孩子,下乡之后才知道,原来家里的生存压力,比外面的压力大得多。离开了那个家,他们在外能过的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