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想丢了这门生意,当初就别耍滑头啊!你瞧瞧我这是啥?”李村长掏出刚签完字热乎的合同在陈大锤面前显摆了一秒钟,又赶紧收了回去。
“你瞧瞧你,还生气了!你听我慢慢说嘛,你们陈家村当初能搭上供销社的线,手里肯定是有点东西。现在我手里有合同,你们村有货,后山还有一个养鸡场吧。”
看到陈大锤震惊的眼神,李村长露出神秘的微笑,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
“你们养鸡场还有不少鸡我是知道的,你先别问我是咋知道的。等开了春,你们村把鸡都卖给我们村,我们村检验合格后直接供给供销社。”
“瞪我?你瞪我干啥?我们村等年后才能供货,到时候我们把货供给供销社,就挣你们两成利,怎么样?”
李村长一手揽着陈大锤,一手对着飘雪花的天空指指点点,仿佛已经看到将来合作共赢的场面。
陈大锤瞅了瞅已经走远的王兴珠的背影,嫌弃的抖了抖肩,把李村长的胳膊抖落下去,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李村长和陈大锤的私下交易王兴珠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她在乎的只是合作的人,和是否能按时交货的问题,只要货没问题,货的来源并不重要。
1980年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冷。
今年十五岁的王思华已经上了高二,1980年正是高中两年制迈向三年制的节点。
小时候执着于跳级给家里节省学费,就连他的两个好兄弟,李观和洪一舟也跟着咬牙一起跳了级。
要不是王兴珠再次插手阻止几人再次跳级的行为,三人说不准现在已经坐到大学的课堂上。
不光是为了打好基础着想,更是当时的社会最好不要有出挑行为,保持普通才是最安全的。
后来,三人一直都在一个班上,被别人称为“稳定三角组”。
今天是高中放假的日子,王思华没来得及和小时候的玩伴小胖叙旧,就马不停蹄的回了家。
他们所在的县城虽然也有高中,但教学方式王兴珠不赞同,为此还专门和王思华聊了聊。
去省里的高中读书,教学质量有保障,只不过要住校。
王思华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王兴珠也愿意尊重他的决定,在权衡利弊后,王思华毅然决定去省里的高中。
高中管的严,只有寒假和暑假才能回家。
王兴珠刚推开家门,就被王思华抱了个满怀。
“你这孩子,傻不傻啊,这么大的风,还下着雪,你在院子里扫什么地啊!”王兴珠踢了踢倒在地上的扫把,有些无奈的指了指他的脑袋。
王思华笑嘻嘻的把手塞到她手里,“我的手热乎着,一点也不冷,就是想你了,想第一眼就看到妈妈。”
经过王兴珠几年直白表达洗礼,王思华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羞羞仔,能够非常大方的表达自己的喜欢和想念。
“我人就在这,又不会跑。”虽然这样说,王兴珠心里很高兴,将院门关好后拉着王思华就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