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林冲君 > 第367章 理欲新章融四海 文华远略渡重洋

第367章 理欲新章融四海 文华远略渡重洋(1 / 2)

随着“天理人欲”大辩论以“大欲近乎志”的共识暂告段落,以及东瀛教化实践数年的经验积累,大宋的学术界与文化决策层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总结与前瞻。在徽宗的主持下,刘混康、朱熹、吴用及弘文馆核心学士齐聚一堂,旨在系统梳理最新学术成果,反思东瀛传道得失,并以此为基础,研定向遥远的欧洲系统传播大宋思想文化的方略。

一、 学术成果的总结与升华

会议首先肯定了近期思想争鸣的巨大收获,将其核心成果归纳为“一体两面三原则”:

1. 一体:“理欲同源一体论”。正式确认“天理”与“人欲”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同源于宇宙生命之本然。“天理”是秩序与根本法则,“人欲”是动力与情感表现,二者如水与波,本是一体。个人的“大欲”(崇高志向)即是“天理”在个体身上的发动与彰显。

2. 两面:

向内:强调“心性修养”为根本。无论能量修行还是道德实践,皆需以“诚意正心”为基础,明晰并引导自身的“大欲”,方能与天地能量(无无能量网、深红真罡)良性互动。

向外:倡导“经世致用”为归宿。学问、修行不能空谈,需应用于治国安邦、富民强兵、科技民生,在实事中验证和升华道理。

3. 三原则:

以人为本:一切政策、教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尊重个体在“理欲一体”框架下的合理需求与能动性。

和而不同:承认并尊重文化、族群、个体间的差异性,追求在更高层面的“天理”(如仁爱、秩序、生生不息)下实现和谐共处,而非强行同一。

动态平衡:认识到“理”与“欲”、“文”与“武”、“融合”与“特性”等关系均非静态,需根据时势变化不断调整,寻求最佳平衡点。

二、 东瀛传道的经验与教训

吴用作为海东事务的直接负责人,沉痛而坦诚地总结了东瀛教化的经验教训:

成功经验:

1. 强力震慑与秩序重建是前提:没有初期军事控制和强力推行均田、法制,无法打破旧有顽固结构。

2. 文化融合需找准切入点:燕青的“以武会友”、音乐教化、以及将神道元素融入“天理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抵触情绪。

3. 提供上升通道至关重要:科举、军功等制度,为部分精英提供了融入新秩序的出路,分化了抵抗力量。

4. 基础民生改善赢得民心:推广农业技术、改善医疗、兴修水利等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是争取普通民众认同的基础。

深刻教训:

1. 文化移植不可过于刚性:初期强行推行汉字、贬低一切本土文化,激发了深层文化自尊的强烈反弹,催生了地下抵抗和邪教。

2. 忽视情感与信仰的深层需求:过于理性的“天理”说教,难以完全替代原有信仰的情感慰藉和集体认同功能。

3. “分而治之”策略的双刃剑:虽有效分化,但也固化了部分群体的对立身份,埋下长期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