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林冲君 > 第356章 融百族重道轻器 修性命纲举目张

第356章 融百族重道轻器 修性命纲举目张(2 / 2)

管控关键技艺:将“大有”能量枪及其相关技术、大型攻城器械图纸、精密航海技术、部分高炉冶炼法等列为“禁术”,由朝廷工部与刘混康直辖的“天工院”共同严密管控,严禁民间研究、仿制、传播。

引导研究方向:官方主导的科技研发,重点转向农业水利改良、医药普及、天文历法修订等直接服务于“安民”、“顺天”的领域,而对于可能极大改变力量对比或社会结构的“危险”技术,则有意延缓或封存。

二、 根本目的:修性命,契天网

这一“融”与“限”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目的,源于对“无无能量网”和“深红真罡”的更深认知。

朱熹在解释此政策时,对徽宗及重臣言道:“夫治国如修其身。筋骨皮肉(喻各族、各地)需调和一体,气血需畅通(喻政令、文化交融),然根本在于‘元神’(喻道德、心性)之凝练。若只顾强健筋骨(发展器械),而元神萎靡,则终为行尸走肉,乃至走火入魔。”

刘混康则从宇宙能量角度阐释:“过度依赖外器,犹如幼儿舞巨斧,未伤敌先伤己,更会扰乱天地气机,阻碍灵性感知。唯有限制外器之诱,引导万民向内探求,方能更清晰地感应‘无无能量网’之存在,逐步引导、炼化深红真罡,提升个体乃至族群之生命层次。此乃‘损有余(器)而补不足(道)’,合于天道。”

他们认为,一个不再过度依赖外在科技、内心趋于宁静、认同统一价值观的庞大人口基数,更能与那玄妙的“无无能量网”产生和谐共鸣,更能滋养和壮大融合了铁木真英雄气的“深红真罡”。这亿万生灵的精神能量与生命潜能,才是大宋未来真正的、无可估量的战略资源与力量根基。

三、 推行与微澜

诏令下达,天下反响不一。

中原腹地,士林大多拥护,认为此乃回归三代之治、彰显王道正途。许多工匠则感到失落与不解,但慑于朝廷法令,只能将精力转向官方允许的领域。

在新附的北疆西陲,政策则引起了复杂的变化。部分部落首领乐于接受通婚优待和文化尊重,开始主动向宋靠拢。但更多习惯了弱肉强食、崇尚武力的部族,对限制武器发展深感不满,只是畏惧大宋军力(尤其是能量武器)和刘混康的威慑,暂时隐忍。

而在无形无相的层面,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行,尤其是对科技欲望的有意压制和对心性修养的提倡,那笼罩四极的“无无能量网”似乎真的变得更加“清澈”和“活跃”,其中流淌的深红真罡,也仿佛因亿万生灵心念的微妙转变,而少了几分躁动,多了几分沉凝与恢弘。

徽宗立于宫阙之高,俯瞰着这正在被重新塑造的庞大帝国,心中充满了混合着帝王野心与探究天道的好奇。他知道,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是以江山社稷为炉,以亿万民魂为药,意图炼出一颗超越历代王朝的“金丹”。这条路能否走通?强行限制“器”的发展,是否会抑制文明的活力?那被寄予厚望的“道”与能量网络,又是否能如预期般支撑起这万里疆域?一切,都笼罩在未来的迷雾之中。但毫无疑问,大宋这艘巨轮,已经坚定地驶向了一条迥异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