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大人不必惊慌。故国太子赵构,特来探望大人。”
“太……太子殿下?!”那中年人——正是北宋一代兵学大家、《武经总要》的作者丁度!他当年因党争牵连及对火器的痴迷不被理解,竟辗转流落至辽国,被辽帝委以重任,主持这绝密的火器研发工坊!他做梦也没想到,竟会在此地见到故国太子!
惊骇过后,便是无法抑制的激动与复杂情绪。丁度纳头便拜,被赵构急忙扶起。
“殿下恕罪!臣……臣……”丁度一时语塞,老泪纵横。
“丁大人不必多礼,此处非说话之地。”赵构温言道。
丁度会意,急忙将五人引入一间僻静的物料房,屏退左右。
一旦谈及专业,丁度立刻像是换了一个人,眼神狂热,如数家珍地向赵构等人介绍起他的“宝贝”: “殿下请看,此乃改进后的突火枪,射程与精度远超宋军现役;这是霹雳炮,轻便易携,发射爆炸弹丸,攻坚利器;还有这震天雷,内填特种火药与铁蒺藜,威力巨大,声震如雷,故名震天雷……”
他详细讲解了每一种火器的性能、用途、优缺点,甚至拿出了试验数据。赵构、林冲等人听得心神震动,他们虽知火器之利,却未想到在丁度的主持下,其发展竟已至如此地步!
岳翎忍不住问:“丁大人,此等利器,实战效果究竟如何?可能对抗金铁骑冲锋?” 陈破虏更关心细节:“其发射可稳?装填可速?受天气影响几何?” 赵翊则问:“未来开发,可还有更大潜力?譬如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之物?”
丁度一一解答,言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前瞻性,但也坦言现有火器的局限,如雨天难用、精度有待提高、成本高昂等。
最后,丁度看向赵构,目光灼灼:“殿下!火器乃未来战场之主宰!臣在此苟延残喘,非为辽国,实为能有一片天地,继续钻研此道!臣之心,从未一日忘故国!今得见殿下,如暗夜逢灯!愿将此间一切,献于殿下,助我大宋,重振雄风!”
意外的发现,顶尖的人才,超越时代的武器……一个巨大的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摆在了赵构和林冲面前。
正是:
惊雷洼地逢国士,烈火匠心照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