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74章 第50种死法:蠢死的宁王朱宸濠

第174章 第50种死法:蠢死的宁王朱宸濠(1 / 2)

“家人们,咱们把时间线稍微往回拉一点,聚焦到明武宗那场着名的南下平叛。”朱迪钠调整着天幕时间轴,“而要理解这场叛乱,咱们得先从大明初创时期的一场‘塑料兄弟情’说起。”

画面回到靖难之役时的宁王府,燕王朱棣正拉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宁王朱权,进行一场“战略路演”。

“十七弟啊!”朱棣(演员扮演)情真意切,“如今建文无道,削藩逼我,你我兄弟当同心戮力,共谋大事!事成之后,中分天下!你一半,我一半!”

天幕上甚至出现了朱棣拿着地图比划“中分”的动画特效,显得格外“真诚”。

“宁王朱权,手握当时大明最精锐的骑兵——朵颜三卫,这可是关键投资人啊!”“商业史观察者”调侃道,“朱棣这波‘ppt融资’,画了个天大的饼。”

奉天殿前,朱棣本人看得眼皮直跳,老脸微红,低声嘟囔:“咳咳……此一时彼一时,权宜之计,权宜之计……” 朱元璋则冷哼一声,显然对这种“忽悠”自家兄弟的行为很是不满。

“结果呢?”朱迪钠话锋一转,“靖难成功,朱棣坐上龙椅,‘中分天下’?不存在的!宁王朱权不仅没分到地,连原来的封地大宁都被收了回去,最后被转封到了南昌,兵权更是被撸得干干净净。”

地图上,宁王的封地从北方重镇大宁,变成了内陆的南昌。

“从此,‘中分天下’这个梗,就成了宁王一系代代相传的‘意难平’,是刻在骨子里的憋屈和野望。”“历史遗传学”分析道。

“就这么憋憋屈屈地传了一百多年,到了最后一代宁王——朱宸濠这里。”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志大才疏、眼神阴鸷的藩王形象。

“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沉迷豹房,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朝政混乱。刘瑾为了揽权,打压文官,顺便也削弱了各地镇守太监的权力。”朱迪钠解释道,“朱宸濠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他花费重金,贿赂了刘瑾和皇帝身边的幸臣钱宁、臧贤等人,终于恢复了王府的护卫编制,也就是拿到了合法的私人武装名额!”

“拿到‘营业执照’的朱宸濠,开始疯狂招兵买马,积蓄力量。他甚至招揽了当时知名的文人唐寅(唐伯虎),结果唐伯虎看出这货要作死,赶紧装疯卖傻跑路了。”“艺术圈八卦”补充了一个细节。

“准备了几年,朱宸濠觉得时机成熟了。正德十四年六月,他趁着明武宗准备再次南巡的机会,在南昌起兵造反!”

天幕上,朱宸濠在南昌集结军队,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檄文。

“他的口号是:‘皇帝荒淫无道,宠信奸佞,我奉太后密旨,起兵入朝监国!’”朱迪钠模仿着朱宸濠的语气,“说白了,就是指责武宗胡闹,自己要代表‘正义’去接管朝廷。”

“逻辑鬼才”立刻吐槽:“你自己造反,还扯什么太后密旨?这借口找得也太敷衍了吧?而且你一个藩王,‘入朝监国’?这程序根本就不对好吗!”

“更搞笑的是他的进军路线,”“军事路线图”展示着动画,“他的目标非常明确——顺长江东下,直取大明的留都 南京!他以为拿下南京,就能和北京分庭抗礼,重现当年太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