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11章 登基之初就面临的挑战

第111章 登基之初就面临的挑战(1 / 2)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初六,天空再次如约亮起,巨大的天幕取代了晨曦。朱迪钠的身影准时出现,他的开场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各位朋友,早上好。从今天开始,以及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聚焦于一个相对漫长但绝对震撼的主题——”朱迪钠的语气带着一丝郑重,“《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第35种,死于征战途中的皇帝,明成祖朱棣。这个系列涉及的时间线和事件比较长,希望大家有耐心听完。”

他的话音刚落,天幕上的评论区瞬间被引爆,无数弹幕如同潮水般涌过,充满了激动与崇拜。

Id名为【草原上的兔子】的网友兴奋地喊道:“终于!终于要讲到永乐大帝最牛逼的五征漠北了!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可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啊!”

紧接着,一个名叫【我爱北平】的网友的发言更是石破天惊:“没有这五征漠北,没有封狼居胥,朱棣在史书上永远就是个篡位的藩王!但正因为有了这五次以帝王之身,亲率大军深入不毛,扫荡漠北的壮举,就算……就算他亲手掐死他爹朱重八(打个极端的比方),历史也仍然会认可他是一代大帝!功绩足以掩盖一切!”

“放屁!”天幕下,奉天殿前的朱元璋鼻子都气歪了,猛地一拍扶手,吓得周围的内侍一哆嗦,“亲手掐死他爹?那是杨广那畜生干的事儿!咱……咱是在孝陵,亲手把皇位传给老四的!” 他气得语无伦次,显然被那个极端且大逆不道的假设深深刺激了。

然而,愤怒之余,朱元璋以及殿前许多文武大臣,心中却也如同被一道闪电划过,骤然“醒悟”了过来。是啊,以前光听天幕讲燕王靖难如何如何,但靖难说到底,是叔叔抢了侄子的皇位,在法理和道义上始终带着“篡逆”的原罪,这是洗不掉的污点。

可如果……如果老四未来真的能以帝王之尊,屡次亲征,深入草原,打得北方强敌闻风丧胆,甚至完成“封狼居胥”这等不世之功?那他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篡位者,而是一个开疆拓土、扞卫华夏的雄主!其历史评价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些将领甚至暗自思忖:若真能如此,那就像天幕上那混账小子说的,就算他……呃,过程有些不那么光彩,单凭这份赫赫武功,也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配得上“大帝”之称了!毕竟,历史,很多时候是由胜利者和建功者书写的。

朱棣本人此刻跪在人群中,心脏也在疯狂跳动。天幕之前揭示的骨肉相残、幽禁至死,让他恐惧、让他自责。但此刻,这关于“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的描绘,如同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了一盏全新的灯塔,指明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旷世军功,来洗刷篡位污名,奠定不朽声名的道路!

李世民通过“贞观之治”和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玄武门之变”的阴影,难道他朱棣,未来就要走一条更极致的路子,把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三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全干了?如果真能做到……

天幕下,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到朱棣身上,这一次,少了许多之前的鄙夷和恐惧,多了几分审视、好奇,甚至是一丝隐晦的期待。如果这位燕王殿下,未来真能成为那样一位“大帝”,那么现在对他的一切评价,似乎都需要重新考量了。天空中的幕布,将“武功盖世”与“大帝之名”的强烈关联,深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天幕上,朱迪钠的讲述将人们的视线从皇位更迭的血腥拉到了国家面临的严峻现实。

“靖难之役,对于新生的大明王朝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内耗和灾难。”

朱迪钠的语气变得沉重,“作为抵抗蒙古势力最前沿的河北地区,在长达四年的拉锯战中几乎被打成了废墟,民生凋敝,十室九空。更严重的是军事力量的损耗——辽东、山西,尤其是原本用来牵制北元的大宁卫所,其精锐部队几乎全部倒在了靖难之战的战场上。白沟河一役,堪称惨烈,洪武三十年积攒和训练出来的最精锐骑兵几乎损失殆尽。”

画面中浮现出战后河北大地残破的景象,以及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惨状,让观者无不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