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间隙,道心拾遗……
往生咒的力量,如同冰冷冥河,裹挟着时云起残破的意识,在生与死的绝对寂静中无尽漂流。记忆被冲刷成模糊的碎片,情感被稀释成淡漠的背景音,唯有那股源自灵魂最深处、不甘沉沦的执念,如同不灭的星火,在绝对的黑暗中顽强闪烁。
不知漂流了多久,在那连时间都失去意义的间隙深处,一点温润如玉、却又带着斩断一切挂碍的凛然之意的 青色道光,如同破开迷雾的灯塔,照见了这缕即将彻底消散的孤魂。
无心道长,便是在此时出现的。
他并非踏空而来,更像是从“无”中生出,道袍陈旧,面容清癯,眼神澄澈如初生婴儿,却又深邃如万古星空。他看到了时云起,看到了那缠绕其身的往生咒力、破碎的因果,以及那缕微弱却异常坚韧的复仇星火。
“痴儿,怨深至此,竟连往生咒都未能尽洗。” 无心道长轻叹一声,并无太多悲悯,只有一种洞悉世情的淡然。他伸出食指,指尖并无光华万丈,只是轻轻点在了时云起那近乎透明的魂体眉心。
“尘归尘,土归土,往生之力,散。”
“执念不消,因果不断,便予你一线生机,且看你……能否握得住。”
言出法随。那纠缠不散的往生咒力,在这轻描淡写的一指下,竟如春阳融雪般悄然消散大半,保住了时云起最后一点不灭真灵。同时,一股精纯浩大、中正平和的 先天道元 涌入,护住其心脉(魂核),稳住其即将崩溃的灵台。
荒山破观,重塑己身
时云起再次睁开眼时,已身处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一座半塌的道观之中。月光透过破败的窗棂洒下,照亮了积满灰尘的神像和身旁静坐的无心道长。
记忆依旧混乱,如同被打碎的镜子。他记得一个叫“王莽”的名字,带着滔天的恨意;记得一片完美的景象,最终支离破碎;记得有人为他而死(梧心?),心口揪痛;还记得……一片无尽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与污染(诡异世界?)。
但这些都模糊不清,唯有对 “王莽” 的恨,如同烙印,清晰无比,灼烧着他的灵魂。
“前辈……是您救了我?” 他的声音干涩沙哑,挣扎着想坐起。
无心道长眼帘微抬:“顺手为之。你灵台虽稳,道基已毁,记忆混沌,与凡魂无异。可想重修?”
“修!” 时云起毫不犹豫,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我要力量!我要报仇!我要……杀了他!” 他甚至不清楚王莽如今是何等存在,但那刻骨的恨意驱动着他的一切。
无心道长看着他眼中那几乎要焚尽一切的恨火,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恨,亦是动力。但欲登绝顶,需先立其基。你旧路已断,便随我,重走一遭 《无心道典》 吧。”
无心道典,另辟蹊径
这《无心道典》,与世间万千法门迥异。不修金丹元婴,不凝法则道果,专修一颗 “无心之道心” 。并非绝情绝性,而是勘破外相,直指本源,于至情至性中见真我,于万丈红尘中守本心。讲究的是“心无挂碍,故无恐怖”,以此心境,驾驭乃至超越万法。
对于记忆破碎、满心仇恨的时云起而言,这无异于重塑人格。
初始阶段,无比艰难。他需在无心道长的引导下,一次次直面那些记忆碎片带来的痛苦、悔恨、愤怒,不是压抑,而是 体悟、洞察、然后放下。他要在恨意滔天时,观照这恨从何而起;要在心魔滋生时,明辨何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