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窥命观天 > 第218章 流云坊市,暗桩密布

第218章 流云坊市,暗桩密布(1 / 2)

离开黑风山脉后,时云起与王莽并未丝毫停歇。时云起将融入时空感悟的身法催动到极致,带着王莽如同两道青烟,专挑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赶路,同时不断抹去自身残留的气息。他深知,黑风山谷的爆炸或许能重创甚至解决黑煞长老,但绝不可能完全掩盖他们的行踪,蚀魂谷的后续追查必定会接踵而至。

数日不眠不休的疾行,两人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流云坊市。

与赤霞城那样的仙朝直属城池不同,流云坊市更像是一个由众多散修、小宗门和商会自发聚集形成的巨大交易聚集地。它坐落于一片终年云雾缭绕的巨大山谷之中,没有高耸的城墙,只有依托山势修建的无数亭台楼阁、石屋洞府,层层叠叠,蜿蜒而上,仿佛与流云融为一体,故而得名。

坊市入口处并无兵士把守,只有一道简单的幻阵,起到基本的警示和辨别凡人作用。进出的人流熙熙攘攘,三教九流皆有,气息混杂,从灵徒到灵师境比比皆是,甚至偶尔能感应到几股隐晦的灵宗气息。这里龙蛇混杂,秩序相对松散,正是藏身和打探消息的好地方。

“总算到了!”王莽长舒一口气,这几日的逃亡让他精神高度紧张,此刻看到这热闹的坊市,顿时感觉回到了“人间”。

时云起却依旧保持着警惕。他并未立刻进入,而是带着王莽在坊市外围绕行观察了半日,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感知着坊市入口以及周边区域的能量波动和人员流动。

“有点不对劲。”时云起微微蹙眉。他察觉到,在坊市几个不起眼的角落,以及入口附近的一些摊贩中,隐藏着几道气息阴冷、目光锐利的身影。他们的气息与寻常散修不同,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纪律性和若有若无的血腥煞气,虽然极力掩饰,但逃不过时云起的感知。

“是蚀魂谷的人?这么快就布控到这里了?”王莽也紧张起来。

“不全是。”时云起摇头,“还有几股气息,带着官方的味道,可能是青霖仙朝巡天司的暗探。看来,黑风山脉的事情,以及我们的‘通缉’,影响力比想象中要大。”

他心中了然。黑煞长老在边境重镇赤霞城现身,随后黑风山脉就发生疑似灵宗级别强者交手引发的巨大爆炸,仙朝官方不可能不介入调查。而蚀魂谷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更是绝不会善罢甘休。两方势力,明里暗里,恐怕都已经将网撒到了这流云坊市。

“那我们还要进去吗?”王莽有些打退堂鼓。

“进。”时云起目光坚定,“越是危险的地方,有时反而越安全。他们布控的重点是入口和显眼之处,坊市内部鱼龙混杂,反而便于隐藏。而且,我们需要这里的资源和信息。”

他再次改变了自身和王莽的容貌气息。这一次,他利用《乙木造化诀》的生机之力,略微调整了两人面部肌肉和骨骼,使得容貌变得普通甚至有些粗糙,气息也模拟成常见的、带着一丝土腥味的散修模样,修为依旧压制在灵者中期。王莽那套扎眼的休闲装也换成了一套灰扑扑的劲装。

准备妥当,两人如同最普通的低阶散修,混在人群中,低着头,缴纳了少量的灵石作为“入市费”,顺利进入了流云坊市。

坊市内部更是热闹非凡。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店铺林立,售卖着各种丹药、符箓、法器、材料,地摊上更是五花八门,从不知名的兽骨矿石到残缺的功法玉简,应有尽有。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甚至偶尔的争执声不绝于耳。

时云起目标明确。他首先需要一份关于流云坊市乃至周边区域最详细的地图,特别是关于那座传说中的上古传送阵的信息。其次,他需要购买一些炼制特定丹药和布置阵法的材料,以便进一步提升实力和应对危机。

他带着王莽,看似随意地逛着,实则神识一直在暗中扫描,避开那些有明显监视痕迹的店铺,最终选择了一家位于巷尾、门面不大、招牌陈旧,名为“百晓斋”的小店。

店内光线昏暗,只有一个须发皆白、正打着瞌睡的老者趴在柜台上,气息微弱,仿佛只是个普通凡人。但时云起却敏锐地察觉到,这老者周身萦绕着一股极其隐晦的空间波动,其修为,恐怕深不可测。

“前辈,打扰了。”时云起上前,语气恭敬。

老者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扫了时云起一眼,又耷拉下去,有气无力地道:“要什么?自己看,价格墙上写着。”

店内墙壁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罗列着各种情报和物品的价格,字迹古朴,价格却是不菲。

“一份最详细的流云坊市及周边十万里山川地势、势力分布图,要包含所有已知的上古遗迹和空间节点信息。”时云起直接说道,同时取出一个装有上品灵石的袋子放在柜台上,“另外,关于‘上古跨界传送阵’的消息,无论真假,我都要。”

老者闻言,再次抬眼,这次目光在时云起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多了几分审视。他慢悠悠地坐起身,从柜台下摸索出两枚颜色深邃的黑色玉简,放在桌上。

“地图,五百上品灵石。传送阵消息,三千。”老者报出的价格足以让寻常灵师倾家荡产。

时云起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支付。他如今身家丰厚,这点灵石还不放在眼里。

老者收起灵石,将玉简推过来,又仿佛自言自语般低声道:“地图是三个月前更新的,还算准确。传送阵的消息……呵呵,最近打听这个的人可不少,都在西市的‘鬼哭涧’附近转悠,不过那地方邪性,进去的人,十个有九个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