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暗涌借风起
容嬷嬷这枚棋子的陨落,如同一块投入紫禁城这潭深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六宫的每一处角落。表面上的平静被打破,各方势力都.开始借题发挥,暗中的较量从北静王府转移到了皇宫这座更大的舞台。
坤宁宫:以退为进,暗藏杀机
皇后娘娘在最初的愠怒后,迅速调整了策略。她非但没有继续施压,反而在几次宫眷聚会时,主动提及容嬷嬷“年迈昏聩,不堪任用”,言语间颇有几分“御下不严”的自省,姿态放得极低。这番作态,既彰显了她作为六宫之主的“大度”,又将北静王妃林黛玉推到了“得理不饶人”的尴尬位置——连皇后都“自责”了,你一个亲王正妃,何必对一个老嬷嬷如此紧逼?
同时,皇后暗中授意心腹,开始悄悄搜集北静王府其他方面的“错处”,尤其是与朝堂关联的事务。她将目标从内宅琐事转向更敏感的区域,比如说王府与哪些官员往来过密,比如说王爷在江南的“游历”是否真的只是游历,试图从更宏观的层面寻找打击点。坤宁宫的首领太监常福,近日出入内务府的次数明显的增多,与一些掌管宗室档案、物资调配的官员“偶遇”闲聊的频率也高了。
长春宫:煽风点火,趁势揽权
贵妃娘娘岂会放过这等良机?她一面笑着安抚皇后“姐姐莫要自责,都是下人不省心”,一面却在自己宫中,对着前来请安的几位低位妃嫔和得脸命妇,状似无意地感叹:“北静王妃年纪轻,性子刚直些也是有的。容嬷嬷在宫里伺候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唉,到底是年轻人,手段凌厉了些。” 这话看似同情容嬷嬷,实则将“凌厉”、“不留情面”的标签牢牢贴在了林黛玉身上。
更重要的是,贵妃趁机向皇帝进言,以“整肃宫规,以防再出容嬷嬷此等疏漏”为由,提议加强对各宫用度、人员调动的核查,并推荐了几位自己人进入内务府的关键岗位。她巧妙地利用皇后“失察”的由头,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长春宫一派,近日在宫中行走,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景仁宫:避其锋芒,固守清静
德妃娘娘依旧秉持明哲保身的原则。她严令宫中上下,绝不参与任何关于此事的议论,对坤宁宫和长春宫两边的暗示都装聋作哑。她甚至以“身体不适”为由,减少了外出走动的次数,关起门来礼佛念经,一心只求在这风波中保全自身。景仁宫如同风暴眼中的孤岛,暂时维持着诡异的平静。
延禧宫:浑水摸鱼,各显神通
低位妃嫔聚居的延禧宫,则成了各种小道消息和投机行为的温床。
* 丽贵人 自以为窥见良机,偷偷让自己的家人搜集了一些关于北静王在江南“结交名士、耗费颇巨”的模糊信息,想通过娘家渠道递给贵妃,以期邀功。
* 春常在 则吓得称病不出,连每日的请安都托辞免了,生怕被卷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