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房里,热气氤氲,弥漫着舒缓的草药香气。 紫鹃亲自伺候黛玉褪下那身象征荣耀却也束缚的宫装, 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 当那身“天水碧”被妥帖地挂起时,紫鹃忍不住又用手轻轻抚平一处极细微的褶皱,眼中满是骄傲。
黛玉将自己浸入温暖的水中, 热水包裹着肌肤,驱散了最后一丝从宫中带回来的寒意。 她闭上眼,任由紫鹃用 柔软的丝瓜瓤,蘸着 玫瑰花露,轻轻为她擦拭背部。 水声潺潺,蒸汽朦胧, 这一刻,所有的喧嚣、审视、算计都远去了,只剩下彻底的放松与安宁。
沐浴更衣后,黛玉换上了一身 家常的 杏子黄绫子小袄,底下是 一条松花色的撒花软缎裤,头发用一根 简单的乌木簪松松绾着,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她倚在临窗的暖炕上, 手里捧着一卷闲书, 却并未真的在看,只是望着窗外已然漆黑的夜空,以及檐下那盏在寒风中微微摇晃的、散发着昏黄光晕的灯笼。
紫鹃端着一碗刚煎好的安神汤进来, 见姑娘望着窗外出神,便放轻了脚步。 她将药碗轻轻放在炕几上, 又拿起一件 厚厚的 软毛毯子,轻手轻脚地盖在黛玉的膝上。
“姑娘,夜深了,仔细着凉。”紫鹃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黛玉回过神,看向紫鹃,目光柔和: “紫鹃,今日在宫里,我看到那些娘娘小姐,个个珠围翠绕,笑语喧阗,可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还不如我们这竹影轩里自在安心。”
紫鹃闻言,眼眶微微一热,她 在炕沿边坐下,拿起一把 桃木梳子,一边为黛玉梳理着半干的长发,一边低声道: “那是因为姑娘的心不在那儿。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咱们这儿,再简朴,也是姑娘您一手操持起来的家,是顶顶自在的地方。”
“家……”黛玉轻声重复着这个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是啊,这里不再是寄居的客舍,而是她林黛玉的家。有忠心耿耿的紫鹃、雪雁,有日益兴旺的产业,有属于她自己的、微小却坚实的一方天地。
这时,雪雁也笑嘻嘻地端着一碟新蒸的、热气腾腾的 桂花糖糕进来:“姑娘,您晚膳没用多少,这是林嬷嬷刚做的,甜而不腻,您尝尝?”
看着两个丫头关切的脸庞,感受着这屋内融融的暖意,黛玉心中最后一丝从宫中带回来的疏离与寒意也彻底消散了。 她拈起一块小巧的糖糕,放入口中, 软糯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
“很甜。”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不再带有丝毫的清冷与忧愁,而是如同春水般温润平和。
宫中的百花宴,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曾激起涟漪,但此刻,湖面已重归平静,甚至比以往更加深邃、澄澈。她知道,经此一事,她不仅向外界证明了自己,更向自己确认了内心的方向。
荣华富贵,浮名虚誉,不过过眼云烟。唯有手中紧握的独立、身边真切的温情、以及内心那份不为外物所动的安宁,才是真正可依仗的根基。
夜色渐深,竹影轩内灯火渐熄,只余下书房窗棂透出的一豆烛光, 温暖而坚定, 在这寒冷的春夜里,静静地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