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这比起往日老太太特意吩咐小厨房单做的精致菜肴,简直是天壤之别。

雪雁气得身子微微颤抖脸色通红了,瞪着那两个垂手站着的婆子:“这就是给林姑娘的晚饭?你们厨房如今越发会做事了!”

一个婆子皮笑肉不笑地回道:“雪雁姑娘息怒。您大人有大量,今儿个府里事多,姨太太家又送了不少东西来,太太吩咐要仔细的好好安置,厨房里实在是忙不过来。再说了,这大冬天的,天寒地动新鲜菜蔬难得,能有这些已经是不易了。林姑娘向来节俭,想必也不会计较这些。”姑娘,您说是吧!

句句听着像是告罪,句句又却都带着刺。

黛玉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拿起筷子,夹了一根茼蒿,慢慢送入口中。菜是冷的,油腥气直冲喉咙。她强忍着咽下去,胃里却一阵翻搅。

她放下筷子,拿起调羹,舀了一勺粥,慢慢喝着。那温热的粥水滑入胃中,才稍稍压下了那阵恶心。

“姑娘……”紫鹃声音发颤。

“都撤下去吧。”黛玉淡淡道,“我不饿,喝点粥就好。”

那两个婆子对视一眼,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手脚麻利地收拾了碗碟,退了出去。

屋内又只剩下主仆三人。桌上的油灯灯花爆了一下,光线忽明忽暗。

黛玉喝完最后一口粥,将碗轻轻放下。她抬起头,看着跳跃的灯焰,目光幽深,仿佛透过这昏黄的光,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看到了父亲母亲还在世时的温暖时光,看到了扬州老家庭院里的梅花……

忽然,她轻轻开口,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慌:“紫鹃,我记得……父亲去世后,留下的东西,除了存在外祖母这里的,是否还有一部分,是由一位姓詹的先生打理着?”

紫鹃一愣,努力回想了一下。林如海病重时,确实将后事安排得极为周到,除了将黛玉托付给贾家,也将大部分家产交由贾政代管,以备黛玉日后出嫁之用。但似乎的确提过一位姓詹的师爷,是林如海极为信任的心腹,负责处理一些扬州的旧产和杂事。

“好像……好像是有这么一位詹先生。姑娘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那双眸子在灯下亮得惊人。

就在这时,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一个守院的小丫鬟引着一个风尘仆仆、穿着青布棉袍的中年男子来到门外。

“姑娘,门外有一位先生求见,说是姓詹,从南边来的,有要事禀告姑娘。”

屋内三人俱是一惊。

紫鹃和雪雁面面相觑,刚说起此人,此人便到了?真是奇了!

黛玉的心猛地一跳,一种莫名的预感攫住了她。她深吸一口气,坐直了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襟,沉声道:“请进来。”

帘子再次掀起,那位詹先生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多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精明而稳重,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书卷气。他进门便躬身行礼,目光快速而谨慎地扫过屋内简朴的陈设和黛玉苍白的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