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对戏拍的是“卫子夫为太子求情”的重场戏。椒房殿的烛火被风吹得摇曳,刘诗诗跪在地上,头顶的金簪微微颤抖,却没有一滴眼泪。“太子是陛下的骨肉,巫蛊之祸疑点重重,”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陛下若杀了太子,百年后史书会怎么写?写您为了宠妃杀子,还是写您被奸臣蒙蔽?”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猛地拍案,龙椅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站起身逼近刘诗诗,眼神里满是盛怒:“你敢教训朕?”
刘诗诗没有后退,反而微微抬头,目光里没有惧色,只有痛心:“臣妾不敢教训陛下,只是想起当年陛下封我为后时说,要与臣妾‘共兴大汉’。”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了丝哽咽,“如今大汉的根基是太子,是天下百姓——陛下不能毁了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陈宝国的呼吸渐渐沉下来,盛怒的眼神里慢慢透出一丝松动,他转身走到窗边,背影里藏着帝王的挣扎。“过!”张黎喊停的瞬间,全场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掌声,陈宝国转过头,对刘诗诗竖起大拇指:“丫头,你把卫子夫演活了。”
张译的进组则带来了新的“考据热潮”。他刚到基地就钻进道具库,对着卫青的铠甲研究了整整一天,发现甲片的编缀方式不对——汉代铠甲是“片压片”的鱼鳞编,而道具组做成了唐代的“锁子甲”。“这不行,会误导观众。”他拿着放大镜给道具组上课,从《武经总要》讲到出土的汉代甲片实物,“卫青打漠北时天寒地冻,铠甲既要轻便又要保暖,鱼鳞编的甲片间隙小,能挡风雪。”道具组连夜返工,张译索性搬了行军床住在道具库,全程盯着工匠修改,直到甲片编缀符合史料记载才肯罢休。
有次拍摄“卫青出征”的戏,张译发现马匹的鞍具是错的。汉代骑兵用的是“高桥鞍”,没有马镫,而道具组给马配了唐代的“双镫鞍”。“这是硬伤。”他找到张黎,手里拿着从博物馆借来的鞍具拓片,“没有马镫的骑兵,冲锋时要靠双腿夹紧马腹,姿势完全不同——我学过骑射,我示范给你看。”那天下午,张译在训练场演示了汉代骑兵的冲锋姿势,双腿紧绷,身体前倾,手里的长枪刺出时稳如磐石。道具组连忙修改鞍具,张黎在监视器旁感慨:“有这样的演员,是这部戏的福气。”
流量明星的闹剧还没结束。那位被拒的经纪人不甘心,买了通稿抹黑剧组“排挤新人”“固步自封”,甚至伪造了“张承衡收受巨额贿赂”的聊天记录。张承枢看到热搜时,气得把手机摔在桌上:“这群人怎么不讲道理?”张承衡却很平静,让公关部放出陈宝国、张译零片酬加盟的合同扫描件,还有两人研究剧本的花絮视频。视频里,陈宝国戴着老花镜标注台词,张译在雪地里练习汉代骑兵姿势,配文只有一句话:“历史从不说谎,演技从不骗人。”
热搜瞬间反转。网友们扒出那位流量明星连“卫青是谁”都不知道的采访片段,对比陈宝国的《史记》批注和张译的铠甲研究,评论区彻底炸了:“这才是演员和偶像的区别!”“为零片酬的老戏骨点赞,给较真的剧组点赞!”《人民日报》官微特意转发视频,配文:“真正的文化自信,藏在对历史的敬畏里,藏在演员的较真里。”张黎看到报道时,正在给陈宝国讲“轮台罪己诏”的台词,两人相视一笑,窗外的雪停了,阳光洒在长安城的城墙上,金辉万丈。
霉霉的探班成了剧组的“解压时刻”。她把为刘诗诗写的背景音乐录好,在拍摄间隙放给大家听,古琴的悠远混着吉他的轻快,刚好贴合卫子夫“外柔内刚”的气质。有天晚上,剧组全员在未央宫前殿聚餐,陈宝国即兴讲起汉武帝的典故,张译跟着学汉代军人的敬酒礼,刘诗诗和霉霉合唱《汉风扬》,歌声飘出未完工的宫殿,落在满是积雪的草坪上。张承衡举着酒杯,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觉得这八亿投资花得值——他不仅在拍一部戏,更在聚一群“懂历史、爱文化”的人。
青岛青训的孩子们也发来视频,李佳琪举着刚获得的“青少年足球联赛冠军”奖杯,身后的小将们穿着印有“卫青”“霍去病”名字的球衣。“诗诗姐姐,张译叔叔演的卫青太帅了!”李佳琪对着镜头大喊,“我们要像卫青大将军一样,踢遍全国!”张译刚好路过,凑到镜头前,用刚学会的青岛话喊:“加油!等你们踢进国家队,我去现场给你们加油!”视频那头的孩子们爆发出欢呼,张承衡笑着拍了拍张译的肩膀,这跨越时空的“传承”,比任何票房都珍贵。
拍摄“漠北之战”的那天,气温低至零下十度。张译穿着厚重的铠甲,在雪地里奔跑了整整八个小时,每次摔倒在雪地里,都要挣扎着爬起来,保持骑兵的挺拔姿势。陈宝国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战场”,眼神里的骄傲与担忧恰到好处——那是汉武帝看着自己的军队横扫匈奴的复杂情感。刘诗诗在城楼下的帐篷里,手里攥着卫青的旧鞠模型,按照剧本要求,她要在这里为弟弟祈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掉下来——这是卫子夫的隐忍,也是她的坚强。
收工时已是深夜,张承衡给每个人都递了杯热姜茶。刘诗诗捧着姜茶,看着张译被冻得通红的脸,还有陈宝国沾着雪花的胡须,忽然说:“我以前觉得历史是书里的字,现在才知道,历史是人的故事。”张承衡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长安城,城墙的轮廓在月光下格外清晰。霉霉裹着羽绒服跑过来,手里拿着刚写好的歌词:“我给漠北之战写了首插曲,叫《铁血丹心》,明天唱给你们听!”
剧组的考据热潮还在继续。陈宝国发现剧本里“汉武帝晚年吃丹药”的情节有偏差,特意请来中医专家讲解汉代丹药的成分;张译纠正了道具组“卫青佩剑长度”的错误,拿出《考工记》里“剑长三尺七寸”的记载;刘诗诗则和礼仪老师一起,还原了汉代皇后的“亲蚕礼”,从采桑的手势到祭祀的祝词,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张黎笑着说:“我们这哪是拍电视剧,是在办一场汉代文化展。”
选角风波平息后,《大汉帝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迪士尼特意派团队来探班,计划将剧集剪辑成电影版在全球上映;国内的历史学者纷纷表示期待,北大王子今教授每周都来剧组指导,还带来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周边产品的预售再次刷新纪录,卫青的仿制铠甲模型、汉武帝的冕旒钥匙扣,上线三天就售罄。张承枢看着后台数据,对张承衡说:“哥,我们赢了——观众要的不是流量,是真东西。”
拍摄“轮台罪己诏”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陈宝国穿着褪色的龙袍,站在未央宫前殿的台阶上,手里拿着诏书,声音嘶哑却有力:“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却浇不灭他眼神里的悔恨与反思。刘诗诗站在殿下,穿着素色的朝服,泪水终于掉了下来——这是卫子夫陪伴帝王一生,第一次看见他低头。张黎喊“过”后,全场安静了很久,只有雨声落在城砖上的声响。
雨停后,陈宝国走到刘诗诗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你记住,好的表演不是哭和笑,是让观众看见角色的‘心’。”刘诗诗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张承衡和霉霉,他们正撑着伞站在草坪上,霉霉指着长安城的城墙,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城墙镀上一层金边,也给每个人的脸上投下温暖的光影。刘诗诗忽然明白,这部戏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它还原了一个王朝的辉煌,更因为它聚起了一群愿意“把心放进角色里”的人——而这份较真与热爱,才是最珍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