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松开始教第三个字“木”时,元宝的注意力开始漂移。它先是伸出小爪子,好奇地去扒拉那支搁在笔架上的毛笔,毛笔滚落,在纸上留下一道难看的墨痕。李松无奈地将笔捡起放好。
接着,它对砚台里晃动的墨汁产生了兴趣,试图伸出爪子去蘸,被李松眼疾手快地拦住。
然后,它又开始对窗外飞过的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行注目礼,身体不自觉地转向窗户,屁股对着纸张,喉咙里发出想要去追逐的“呜呜”声。
“元宝!看这里!”李松不得不提高音量,将它的小脑袋轻轻扳回来,指着纸上的“木”字。
元宝勉强将目光收回,但没过一会儿,它又开始扭动身体,似乎觉得蹲坐的姿势不舒服,换成了趴着,下巴搁在桌子上,眼睛半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当李松试图教它第四个字“人”时,它甚至开始打起了小小的哈欠,用前爪捂住嘴巴,那模样既滑稽又让人无可奈何。
李松看着它这副“坐不住”的样子,是又好气又好笑。他知道,对于元宝而言,长时间保持专注确实强“妖”所难。他改变了策略,不再追求数量,而是将“山”、“水”、“木”、“人”这四个字反复书写,反复诵读,并配合着生动的意念描绘和实物指引。
他不再强制元宝必须端正坐好,允许它在桌子上有限度地走动,但只要他念到某个字,元宝必须给出正确的意念回应。
这种方式似乎更有效些。元宝虽然依旧动来动去,时而舔舔爪子,时而甩甩尾巴,但当李松指向“山”字时,它能准确地传递出【山】的意念;当李松做出喝水的动作指向“水”字时,它也能立刻明白。
一堂课下来,李松写得手腕发酸,讲得口干舌燥。元宝也累得够呛,不是身体累,而是维持注意力让它精神疲惫。它瘫在桌子上,像一张银灰色的小毛毯,吐着小舌头喘气。
李松收起纸笔,看着桌上那几个歪歪扭扭、夹杂着爪印和可疑口水痕迹的字,又看看身边这个虽然调皮但确实在努力理解的小家伙,心中没有半分不耐,反而充满了某种奇异的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教书育人(育妖)之路,道阻且长。但他有信心,也有耐心。他不仅要教元宝识字,将来,还要教它读那些记载着山川地理、奇闻异事的简单游记,读那些蕴含着人类情感与智慧结晶的浅显诗歌。
他要让这个小家伙,不仅仅是他的家人,更能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能与他进行更深层次交流的伙伴。
窗外,夕阳西下。李松轻轻拍了拍元宝的小屁股。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走,我们去做晚饭。”
一听到“晚饭”,原本瘫着的元宝瞬间满血复活,“嗷”地一声跳下桌子,围着李松的脚边兴奋地转起圈来。
学习固然重要,但显然,吃饭在元宝心中的地位,目前依旧无可撼动。李松看着它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摇头失笑,心中却是一片暖融。这样吵吵闹闹、充满烟火气的教书生涯,似乎……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