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薇的提议,如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在 “方舟一号” 残存高层中激起剧烈震荡。主动出击?以他们此刻残破的状态,去接应一支同样孱弱的远征队,还要干预一场规模远超想象的星际战争?这更像一场自毁式的孤注一掷。
反对声并非无据。固守待援,至少能争取舰船修复时间,等凌薇进一步恢复,甚至盼顾廷铮带回转机。可主动暴露自身,大概率在接应到 “残翼” 舰队前,就将 “方舟一号” 与全员送入虎口。
但凌薇的分析与判断,最终说服了多数人。
她指出,“外域” 的追踪基于 “信息锚定”,被动隐匿终会暴露,届时只会陷入更彻底的被动;而 “摇篮共鸣” 计划,虽会如在邃黑中点燃篝火般显眼,却可能带来意外转机 —— 不仅能联系顾廷铮与 “守护者之盾”,更或许唤醒 “归墟之海” 中尚存生机的古老哨站,甚至引来对 “起源” 与秩序存善意的非敌存在。
“我们不能再将自己视作需庇护的弱者,” 凌薇倚坐床头,脸色苍白却眼神锐利如星,“我们是火种,是变量。‘起源’选择了我们,便要承担引燃更多希望的责任。固守,只是延缓死亡;出击,才有一线生机。”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与王副主任沉重的视线交汇:“王副主任,‘方舟一号’需作为共鸣基座与最后堡垒。这里,就拜托您了。”
王副主任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我明白。我们会拼尽全力维持舰船稳定,为你们…… 守住这最后的家。”
计划核心,大胆到近乎异想天开。
凌薇将作为主导,以自身为媒介,深度激发三枚源初谐振器(a, β, γ)的力量,同时调动初掌的 “织构者” 能力,尝试与远方的 “守护者之盾” 摇篮,建立超越常规通讯、基于秩序本源的精神与能量共鸣。
这并非简单发送信号,而是要在两大 “摇篮”(“方舟一号” 此刻被视作微型不完整摇篮)间,短暂构建一条相对稳定的高维度 “秩序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不仅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甚至可能实现有限度的能量支援或…… 意志加持。
风险却如影随形:其一,凌薇尚处恢复期且怀有身孕,能否承受这种层级的能量负荷与精神压力,仍是未知;其二,如此强烈的秩序波动,定然如在暗夜点燃篝火,瞬间吸引附近所有 “外域” 存在的注意,他们必须在共鸣期间扛住可能随之而来的疯狂攻击;其三,远方的 “守护者之盾” 是否尚存响应余力,亦或内部已遭渗透,全是未知数。
但这已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打破僵局的方法。
准备工作在悲壮却高效的氛围中推进。
“方舟一号” 残存能量被优先供给核心共鸣室与护盾系统,所有非关键区域切断能源,舰船进入最低功耗模式。工程师们顶着风险,对共鸣室的能量导管做最后的加固与优化。
凌薇在医疗团队协助下做最后调息 —— 她不止是恢复体力,更在审慎梳理、协调体内数种异质力量:属于本我的星辉意志、与孩子共生的 “起源” 之光、被封印却可有限调用的 “净化协议” 逻辑算力,以及三枚谐振器通过能量回路传来的温和磅礴的秩序共鸣。
她似一位即将演奏绝世乐章的乐师,需同时驾驭数种乐器,让它们奏出和谐统一的音律。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划过,带起细微的银白与数据流光痕,仿佛在预演那复杂的 “织构” 流程。
她腹部的光茧,似也感知到母亲的决心,散发出稳定温暖的波动,如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底气与支撑。
一切就绪。
凌薇端坐于共鸣室中央,三枚谐振器悬浮周身呈三角排列,散发出柔和稳定的光芒。王副主任坐镇指挥中心负责全局调度与防御,所有留守人员各就其位,屏息凝神。
“开始。” 凌薇轻声开口,缓缓闭上双眼。
下一刻,她周身气场骤然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