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门如同被狂风撕扯的丝绸,原本流转有序的星辉能量此刻化作狂暴的光涛,在通道内壁疯狂撞击,发出类似金属摩擦的尖锐嗡鸣。通道边缘的时空褶皱不断扩大,如同破碎的玻璃般布满裂纹,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解成虚无。后方,那股冰冷的 “凝固” 意念如同实质化的巨浪,每一次冲击都让方舟舰队的能量护盾泛起剧烈的涟漪,舰体金属框架发出不堪重负的 “吱呀” 呻吟,像是随时会散架。指挥舱内,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屏幕上的系统故障提示如同潮水般刷屏,刺耳的蜂鸣声几乎要刺穿人的耳膜。
“通道稳定性跌破临界值!能量湍流强度达到 b 级,预计完全崩溃时间 —— 不足三分钟!” 导航员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手指因用力攥着操纵杆而泛白,声音因恐惧而变调,带着明显的颤抖。他面前的全息星图不断扭曲、闪烁,代表星门通道的绿色光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变淡。
“‘凝固’意念正在锁定舰队能量核心!护盾能量指数每分钟下跌 8%,三号区域已出现局部过载!” 防御系统操作员的声音紧随其后,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控制台上,瞬间被高温蒸发。他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试图启动备用护盾模块,却发现系统响应速度因 “凝固” 意念的干扰而慢了大半,指令发出半分钟后,备用模块才勉强亮起微弱的光芒。
死亡的阴影如同实质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每拖延一秒,生存的机会就如同风中残烛般黯淡一分。指挥舱内的空气仿佛被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薇身上,带着绝望中的最后一丝期盼。
“方舟一号,率先进入星门!最大推力,不计能耗!不要回头!” 凌薇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遍整个舰队,冰冷而决绝,如同淬了冰的刀锋,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恐慌与混乱。她猛地按下控制台中央的红色按钮,启动了引擎过载程序。她深知,此刻任何犹豫和迟疑,都将把整个舰队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唯有以最快的速度穿越星门,才有可能抓住那渺茫的生机。
作为旗舰的 “方舟一号” 尾部引擎瞬间爆发,喷射出长达数百米的炽热火焰,在深邃的太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轨。庞大的舰体如同扑火的飞蛾,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一头扎进了那扭曲不稳的星门之光中!舰身在与通道接触的瞬间,剧烈震颤起来,舱内的物品纷纷晃动、坠落,不少船员因站立不稳而摔倒在地。狂暴的能量流不断冲击着舰体外壳,发出 “咚咚” 的闷响,仿佛要将这临时拼凑的 “钢铁巨舰” 彻底撕碎,但在引擎的持续推力下,舰体终究还是艰难地、一寸一寸地没入了星门通道。
“方舟二号、三号!立刻跟上,保持编队!” 王副主任的声音紧随其后,嘶哑得如同被砂纸打磨过,他死死盯着屏幕上 “方舟一号” 逐渐消失在星门中的尾焰,拳头紧握,指节泛白。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本就疲惫的身体濒临极限,但此刻,他必须强撑着保持清醒 —— 这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绝不能在此刻功亏一篑。
剩下的两艘方舟不敢有丝毫迟疑,引擎全开,紧随 “方舟一号” 之后,奋力冲向那越来越不稳定的光门。“方舟二号” 的舰体微微倾斜,显然在之前的冲击中受到了损伤,但其引擎依旧顽强地输出着动力,舰尾的火焰虽不如 “方舟一号” 耀眼,却带着同样的坚定。
就在 “方舟二号” 的舰首即将触及星门边缘的瞬间,那股冰冷的 “凝固” 意念似乎终于找到了舰队防御的薄弱点。它骤然凝聚,化作一道无形却极具穿透力的尖刺,如同毒蛇吐信般,狠狠刺向舰队末尾、因舰体稍显笨重而落在最后的 “方舟三号”!
“警报!方舟三号护盾过载!引擎舱左侧被击中,能量导管断裂!我们失去动力了!” 凄厉的警报声从 “方舟三号” 的指挥舱传来,通讯频道里夹杂着金属断裂的刺耳声响和船员们的惊呼声。监测屏幕上,“方舟三号” 的能量读数瞬间暴跌,原本稳定的引擎输出曲线变成了一条陡峭的下降直线。
“方舟三号” 如同受伤的巨兽,速度骤然减缓,庞大的舰体在太空中划出一道笨拙的弧线,最终被孤零零地留在了逐渐缩小的星门之外,暴露在那冰冷的 “凝固” 意念和不断蔓延的灰色边界面前。舰体表面的部分装甲已经开始出现 “凝固” 的迹象,呈现出一种毫无生气的灰色,如同被无形的手抹去了所有活力。
“不 ——!” 无数人通过舷窗看到了这一幕,绝望的呼喊声在 “方舟一号” 和 “方舟二号” 的船舱内此起彼伏。有人死死攥着拳头,眼中布满血丝;有人捂住嘴,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 那艘被抛弃的飞船上,承载着上万名同胞的生命,此刻却成了末日降临前的牺牲品。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所有人都以为 “方舟三号” 将就此湮灭的瞬间,“方舟三号” 的指挥舱内,舰长 ——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刻满岁月与风霜痕迹的老航天员,缓缓站直了身体。他透过舷窗,最后望了一眼那逐渐远去的星门和前方战友们的尾焰,浑浊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绝的光芒,那光芒中,有悲壮,有不舍,却唯独没有恐惧。他曾参与过人类第一次载人登火任务,也曾在空间站驻守过三年,如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火种保驾护航。
“所有部门注意,执行‘断后’预案。” 他平静地下令,声音透过公共通讯频道,清晰地传入了 “方舟三号” 每一个人的耳中,也传到了前方两艘方舟的指挥舱内,“将所有剩余能量,不计损耗地转移至主引擎和信号放大器!‘方舟一号’、‘方舟二号’,不必回头,不必救援。告诉后方的同胞们,‘方舟三号’会为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人类的火种,绝不能在这里熄灭!”
指令下达的瞬间,“方舟三号” 的船舱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传来了整齐划一的回应:“收到,舰长!” 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每一个声音都带着视死如归的坚定。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将是为人类文明延续铺就的最后一块基石。
下一刻,“方舟三号” 那受损的引擎突然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光芒,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却足以照亮周围的黑暗。这并非为了推进,而是将引擎过载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全部注入到一个临时拼凑的信号放大器中。随后,一道包含了人类所有历史、文化、情感信息的庞大数据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对准了那股冰冷的 “凝固” 意念和灰色边界,发出了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内最后的、嘶哑却震耳欲聋的 “呐喊”!
这道数据流中,有甲骨文上的古老卜辞,有金字塔建造时的智慧结晶,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画作,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激昂旋律,也有普通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欢笑、泪水与对未来的期盼…… 它没有任何攻击性,却充满了人类文明千万年来的 “生机” 与 “秩序”,与那代表着死寂与虚无的 “凝固” 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或许正是这突如其来的、充满 “生命力” 的 “信息炸弹”,短暂地干扰了那冰冷意念的锁定 —— 就像在一片沉寂的荒原上突然响起了嘹亮的歌声,让原本专注的猎手出现了瞬间的恍惚。这短短半秒的间隙,成了 “方舟二号” 最后的生机。
“方舟二号” 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舰体猛地加速,如同离弦之箭,险之又险地滑入了即将闭合的星门通道。在它进入的瞬间,星门通道的边缘已经开始出现 “凝固” 的灰色斑点,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封死。
而 “方舟三号”,连同其上未能撤离的上万名船员和乘客,在那道 “信息洪流” 发出后,引擎彻底熄灭,舰体失去了所有动力。随后,在爆炸残留的火光中,它被无声蔓延的灰色 “凝固” 彻底吞没。舰体表面的金属逐渐失去光泽,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灰色,随后如同风化的岩石般,悄无声息地崩解、消散,最终彻底融入了那片代表着永恒静默的背景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星门,在 “方舟二号” 完全进入后,闪烁了几下,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随后彻底湮灭在深邃的太空中,只留下一片空荡荡的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这道连接生与死的 “桥梁”。
剧烈的颠簸和能量冲击如同潮水般退去,“方舟一号” 和 “方舟二号” 仿佛从一场漫长而恐怖的噩梦中挣脱出来。船舱内的警报声逐渐停止,红色警示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正常航行的绿色灯光。周遭恢复了宇宙航行应有的寂静,只有引擎运转的微弱嗡鸣和船员们沉重的呼吸声。
他们成功穿越了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