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甘草断案集 > 第29章 引药秘,江北踪

第29章 引药秘,江北踪(1 / 2)

衙署审讯室烛火微晃,三棱被铁链缚在木椅上,手腕已磨出深痕。甘草推门而入,手中托着一只青瓷碟,内盛暗红粉末,置于案前。

“你说这是活血粉。”甘草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可它含伪附子,未经九蒸去毒,性烈如焰。若只为药材交易,为何用此暴烈之物?”

三棱垂目不语。

甘草未再追问,只从袖中取出三件物事:一枚刻“引”字的铜片、半块轻粉模具残件、一枚黑木令牌,上雕“逆”字。他将三物逐一摆开,随后轻轻拼合——边缘纹路相接,凹凸契合,竟合成一个完整的“药”字图记,线条古拙,似出自同一匠手。

烛光映在那字上,三棱瞳孔一缩。

“你腰间这令牌,与轻粉所持模具同源。”甘草指尖轻点,“连铜模刻痕走向都一致。你们不是散商,是同门。而‘引药’,才是真名。”

三棱喉结滚动了一下。

“我不过是个跑腿的。”他低声道,“只知道每月初七交接,凭令取货,按量计酬。别的……我不清楚。”

“那你可知熟地炼的‘速生血药’为何会催发中风?”甘草将瓷碟往前推了半寸,“缺甘草调和,补血变燥血,脉络激荡。这不是疏忽,是设计。他们要的不是救人,是试药。”

三棱沉默。

“你非首恶。”甘草语气微缓,“但若不说出据点所在,明日便要押赴刑场,与阿胶同罪。你愿替人死么?”

良久,三棱抬眼:“逆药阁集‘十二味引药’,皆性猛或稀世之材。现得四味,余八未齐。熟地之药为辅引,可激主毒发作。江北半夏庄……是北线分舵,庄主半夏专培乌头、附子,最适藏药。”

“还有谁?”甘草问。

“接头人称‘藜芦’,从不见面。指令藏于药匣夹层,以朱砂点数为号。”三棱苦笑,“我知道的,就这些。”

甘草收起三物,转身离去。

次日清晨,当归府厅堂内,白芍将一卷供词副本摊开于案。川芎立于窗侧,目光落在地图上一处朱笔圈点——江北三河交汇之地,标注“半夏庄”。

“先生昨夜提审三棱,得此线索?”白芍问。

甘草点头:“‘引药当备,逆序而行’——这是他们的接头暗语。半夏庄地处水陆要冲,又产剧毒药材,正是藏匿‘引药’的温床。”

“逆药阁手段阴狠。”白芍声音压低,“先生何苦深入虎穴?”

熟地站在门边,手中捧着一只陶罐,指节泛白。“我母失踪前最后一站,便是江北。”他抬头,“恐与此阁有关……但路途遥远,凶吉难测。”

“北府之乱因‘引药’而起。”甘草将地图卷起,系以细绳,“若不止于源,天下药坊皆可成毒炉。润安堂能守一城,守不住九州。”

川芎走近几步,递出一本薄册。“这是我整理的《活血要诀》,虽重通瘀,却也讲根基。先生一路多思,勿忘补中有缓,急中藏静。”

甘草接过,收入怀中。

熟地上前一步,双手奉上一只小瓷瓶。“这是当归粉,依古法九蒸研磨而成。我……愿以此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