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甘草断案集 > 第15章 雨夜里的对峙

第15章 雨夜里的对峙(2 / 2)

甘草站在院中,雨水打湿衣襟,木牌紧贴掌心。他仰头望着漆黑天空,思绪如潮。

白术之死,表面看是旧疾复发,实则中毒已久。每日服用的补气汤中,雄黄剂量缓慢增加,辅以轻粉催化毒性,使人慢性衰竭,症状与肺痨无异。若非橘红偶然发现药渣异常,送去化验,真相或将永埋尘土。

而幕后之人,并非只为财利。

逆药阁近年来屡次挑衅各大药堂,切断药材供应,逼迫同行低头。此次伪雄黄案,既是报复,也是试探。他们选中润安堂,因白术刚愎自用,拒与逆药阁合作;选中阿胶,因她心怀私怨,易于操控。

可真正的操盘手,仍是那个隐藏在北方雪原深处的“附子”。

甘草闭上眼,脑中浮现三年前那一幕:风雪夜,边境小镇,一座废弃药坊。他追踪一名贩卖砒霜的游方郎中,最终只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身旁散落几片烧焦的木牌,皆刻着“逆”字。

当时无人知晓其意。

如今,这块新出土的木牌,竟与当年如出一辙。

他将木牌收入怀中,转身迈步。

院门外,一道庙影隐在雨幕深处。那是座荒废已久的药王庙,香火断绝多年,门前石狮断裂一角,藤蔓缠绕梁柱。据传,每逢阴雨之夜,庙中仍有诵经声传出,说是冤魂不散。

甘草驻足片刻,忽觉袖中纸条微微发热。

他取出展开,发现原本空白的背面,竟浮现出一行极淡的朱砂小字,似以特殊药水书写,遇湿方显:

“松林渡口,第七夜,舟不过江。”

字迹娟秀,却是女子手笔。

他心头一凛。

这不是橘红的笔迹,也不是任何已知线人的风格。这行字,分明是被人提前设局,等今日雨水唤醒。

是谁?为何留下线索?

他想起阿胶掷出木牌前那一瞬的眼神——惊惧中夹杂解脱,仿佛终于卸下重负。

或许,她并非主谋,而只是棋子。

更深的阴谋,藏在“附子”背后。

甘草收好纸条,缓步走入雨幕。街道空寂,唯有檐下药幌随风摆动,发出沙沙轻响,如同低语。

他知道,这场风雨不会停歇。

明日,他将启程北上,赴松林渡口。

而在那之前,他还需再见一人——橘红。

回到住处时已是深夜。油灯摇曳,桌上留着一张字条,墨迹未干:

“我在老槐树下等你。”

甘草披衣而出。

城东老槐树已有百年,枝干虬曲,树洞深如幽井。远远便见一人倚树而立,斗篷遮面,手中握着一本破旧药典。

“你来了。”橘红摘下兜帽,露出清瘦面容,眼角有一道浅疤,是早年试药留下的印记。

“你知道我要问什么。”甘草直视她双眼。

橘红沉默片刻,翻开药典第一页。纸上绘着一幅地图,线条繁复,标注着数十个药市、驿站、渡口。其中三条红线交汇于一处——松林渡口。

“这不是我个人发现的。”她说,“是三年前一位死去的老药师托付给我的。他曾参与朝廷秘密制药计划,后来发现有人利用项目制造毒药,上报无果,被迫逃亡。他在临终前告诉我:‘逆药阁存在已久,他们的目标不是钱财,而是掌控整个药材命脉。’”

“附子,就是执行者之一。”

“那你为何现在才说?”甘草问。

“因为时机未到。”橘红合上书,“直到今天,我才确认,那块木牌上的‘逆’字,与老药师留下的图腾一致。而且……”她顿了顿,“我查过阿胶的儿子。他根本不在本地读书,早在半年前就被送往北方——很可能是作为人质,换取阿胶的合作。”

甘草瞳孔微缩。

原来如此。

阿胶并非出于私怨,而是被胁迫行事。她的反抗,仅限于留下这块木牌,试图让真相浮出水面。

“你打算怎么办?”橘红问。

“去松林渡口。”甘草道,“第七夜,舟不过江——这是警告,也是邀请。”

“危险。”

“我知道。”

“那你带上这个。”橘红递出一枚铜片,样式古朴,正面刻着“解”字,背面纹路与木牌惊人相似。

“这是我师父留下的信物。据说,持此物者,可在危急时刻换取一次活命机会。”

甘草接过,放入怀中。

两人伫立树下,雨丝斜织,打湿肩头。

“你还记得白术说过的话吗?”橘红忽然轻声问。

“哪一句?”

“‘药有三分毒,人心七分险。治病易,治人难。’”

甘草默然。

良久,他转身离去,身影渐隐于夜雨之中。

风穿过破败的院墙,吹动屋檐下悬挂的旧药幌。那块木牌上的“逆”字,在雨水中渐渐模糊。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方雪原,一座孤峰之上,一间茅屋静静矗立。窗内烛火摇曳,一人端坐案前,手中正摩挲着一块相同的木牌。

他低声念道:

“第七夜,舟不过江……客人,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