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2)

看着女娲略带忐忑的神情,伏羲微微一笑,那句“妹妹,许久不见,你还是原来的样子”

,瞬间让女娲心中的不安消散无踪,激动得声音哽咽。

东华俯瞰下方,天帝的威严尽显无疑。

微臣伏羲今日能得此成就,多亏了天帝的大恩大德。

若非天帝舍得恩赐,伏羲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这段文字描绘了天帝的恩泽以及伏羲对天帝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预示着帝子的即将出世,为故事增添了新的悬念和期待。

东言轻展笑颜,对伏羲道:“道兄伏羲,何须客气。”

他们二人早已相识已久。

伏羲转向赵公明,行礼道:“见过老师。”

赵公明尴尬地回应伏羲对他的称呼,表示不敢当。

伏羲坚持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原则。

在完成对伏羲式的交接仪式后,宣告祭天大典正式结束。

原本的计划,老子想要以人族气运为由头将伏羲送往火云洞,然而伏羲已经证道至人,即使老子实力更胜一筹也无法限制他。

这一消息在洪荒世界引起震动。

众生对于伏羲证道至人的消息感到惊叹,同时对天帝的手段感到佩服。

许多聪明人开始猜测是否天帝手中还有剩余的鸿蒙紫气,能否帮助其他人也证道至人。

这一猜测让许多人心神激动,想象人族的三皇五帝都能成为至人。

这让所有人真切地认识到天帝的独一无二地位。

神农氏天赋才情卓越,实力非凡,远超过其他圣人。

他继承人族共主的地位后,返回陈都,致力于管理人族。

作为红云老祖的转世,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天性和智慧。

在他的领导下,人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空前,备受赞誉。

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神农本草经》,为人族提供了对草木的清晰认识,减少了误食中毒的情况。

随着神农氏的人皇之位逐渐接近尾声,他开始寻找第三任继任者。

此时,天道大势已经显现,第三位人皇即将出世。

在大罗天的天帝寝宫中,西王母与东华谈及第三任人皇的人选。

东华表示,第三任人皇将主掌杀伐兵戈,需要立下统一人族的奇功方能归位。

虽然两人对继任者没有十分合适的人选,但东华突然联想到西王母腹中的孩子,开始推演其命数。

推演后,他确定西王母腹中的孩子将是最佳人选。

五百年后,天庭深处传来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遍三界,震撼洪荒。

天地交感之下,出现无数惊人的异象,如星辰耀青天,银河挂苍穹,万道金光与千段彩霞交织,祥瑞之气弥漫洪荒。

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天宫周围飞舞,发出喜悦的咆哮。

九色仙虹横亘苍穹,洪荒中的仙灵皆为之震动。

众生纷纷猜测,如此异象竟是因为帝子降世。

在天帝寝宫中,一道混沌之光化作三岁婴孩,刚出世便展现出惊人修为,环绕其身的阴阳之气交织碰撞,产生混沌之光。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周身环绕着一条九爪苍龙,隐龙之气汹涌。

此婴儿居然拥有初入混元金仙的修为,若传出去必将震惊世人。

此婴儿继承了东华与西王母的尊贵血脉,以其强大的背景,拥有如此修为亦在情理之中。

婴儿跑至东华与西王母面前,稚嫩的声音说道:“孩儿拜见父亲、母亲。”

虽然新生儿娃子天生聪颖,智慧不亚于成人,但西王母和东华仍然对他寄予厚望。

孩子刚刚诞生,西王母温柔地呼唤他过来,近距离感受血脉相连的情感连结。

对于像他们这样身为混元大能的存在来说,生育后代不易,新生儿的诞生意味着他们必须分出本源精血。

东华看着这一幕,内心涌现出复杂的情感,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父亲。

随后,西王母提议为孩子起名,东华思索片刻后提出,由于自己尊号为玄阳万法东华道君,而西王母尊号为太真瑶池仙君,孩子的名字便取自二人名号中的字,取名为太玄。

孩子得到名字后十分高兴。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三界六道,无数仙灵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以天帝和天后的逆天修为诞生的孩子必定非同凡响。

他们纷纷送上贺礼,同时预感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在酝酿之中。

与此同时,洪荒大地上的人族局势也在悄然变化。

随着人族的崛起和皇朝统治体系的不稳,许多部落开始自立为国,局势变得混乱。

东华感应到这些变化后,决定将年幼的太玄送入人间大地历练。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担任人族的第三位人皇,一统天下大乱局面。

不久之后太玄便降生在陈都附近的有熊部落。

他的降生被视为天机之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临别之际,东华召唤了门下 ** 三霄三姐妹来相助辅佐太玄的成长之旅。

禺疆曾为小师弟,但因太玄身为东华之子嗣,跟学于东华,替代其位置。

闻东华言小师弟转世人族,三霄震惊。

碧霄乐观,言必辅佐太玄。

寻至有熊部落,寻得帝子太玄,但其已转世,失却前世法力与记忆,化名轩辕氏。

轩辕虽年幼,然所至皆有祥瑞,遇凶则化吉。

三霄观之,见真龙之气缭绕其身,感其真乃帝皇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