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79章 真相渐明(下)

第79章 真相渐明(下)(2 / 2)

李娟点点头,双手轻轻放在小腹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不定我和孩子,早就出事了。”

中午的时候,林宇的笔录终于做完了。他走出审讯室,脸上轻松了不少:“赵队长说,我提供的名单和照片,能帮他们更快锁定南方走私集团的据点,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整个团伙都端掉。”

我们一起在警局附近的小餐馆吃了午饭。饭桌上,林宇说起他在李家庄的经历,说起那些被“龙哥”威胁的村民,语气里满是感慨:“其实那些村民也很可怜,一开始只是想着挖点东西补贴家用,没想到会惹上这么大的麻烦,还好现在真相大白,他们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王善美点点头,说道:“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意义——不仅要把坏人绳之以法,还要帮那些受牵连的人讨回公道,让他们能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下午,赵队长给我们打来电话,说长垣警方已经根据林宇提供的名单,找到了那些参与挖古墓但没被灭口的村民,他们都愿意配合警方做笔录,而且还提供了更多关于“龙哥”团伙的线索。同时,南方警方也已经行动起来,开始排查“龙哥”供出的联络人。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送李娟去了警方安排的临时住处——一个环境安静的小区,门口有警员值守,不用担心再被人骚扰。李娟站在楼道口,跟我们挥手告别:“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孩子,好好谢谢你们。”

我和王善美、林宇站在小区门口,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心里满是踏实。这场从长垣开始的追债之旅,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宜城的冬天来得急,一场小雪过后,窗外的树枝裹了层薄霜,司法局办公室里的暖气却让人觉得格外暖。王善美正对着一份案卷写写画画,他刚泡好两杯热茶,桌上的快递电话就响了——是个来自郑州的包裹,收件人写着王善美和我的名字,寄件人一栏,只写了“李娟”两个字。

王善美拆开包裹,里面先是一张叠得整齐的照片,照片里的李娟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婴儿的小拳头攥着她的手指,模样格外乖巧。照片背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宝宝叫安安,平安的安,半岁啦,谢谢你们让我们能安稳过日子。”

包裹里还有一封信,李娟在信里细细说着这半年的生活:警方帮她申请了救助金,还联系了当地的社区,帮她找了份在家就能做的手工活,不用出门也能赚钱;之前被“龙哥”威胁过的村民,也都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有人重新种起了地,有人去镇上找了工作,再也没人提过古墓的事;上个月长垣警方还特意联系她,说从南方走私集团手里追回的文物,已经送到了省博物馆,其中有一件玉佩,正是她丈夫当年没来得及卖掉、被“龙哥”抢走的,现在还在博物馆里办了特展。

“安安很乖,夜里不怎么哭,每次我给她讲起你们,她都会对着我笑,好像能听懂一样。”信的末尾,李娟写道,“等明年春天,我想带着安安去宜城,给你们送点郑州的特产,也让安安见见帮过我们的好心人。”

王善美打电话让我去他的办公室,当他把信递给我,我看完后,笑着把照片贴在了他的办公室“案例纪念墙”上——那里已经贴了不少照片,都是这些年王善美帮当事人讨回公道后,对方寄来的合影。“平安就好。”他端起热茶,喝了一口,语气里满是欣慰,“当初在郑州街头和人周旋的时候,就想着能让李娟和孩子过上安稳日子,现在总算如愿了。”

正说着,林宇的信也寄了过来,附带一张他在省博物馆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展柜前围了不少人,展柜里的玉佩泛着温润的光泽,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出土于河南长垣李家庄古墓,系汉代文物,经警方追缴回归”。林宇在信里说,他这阵子正好在郑州出差,特意去博物馆看了展,还碰到了之前负责案子的赵队长,赵队长说,整个跨省走私集团已经全被打掉,涉案的二十多个人都判了刑,追回的文物有上百件,大部分都已经归还给了各地的博物馆。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细密密的,落在玻璃上,很快就化成了水痕。我看着照片里李娟和安安的笑脸,又想起半年前在郑州派出所门口看到的那缕晨光,忽然觉得,在此过程中,耽误了我数天宝贵的时间,但我能和律师王善美见义勇为,顺便帮助到别人,是值得我欣慰的,这之前所有的奔波、危险和疲惫,都有了最好的归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