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今66年,会在77年高考恢复后,知青才能逐渐返乡。】
【返乡政策是有优先级的,未婚未育第一批走,因为他们没有遗留问题。】
【结了婚的排在后头。毕竟夫妻来自不同城市,总不能把孩子留在村里。必须双方协商妥当,经大队长确认没有后顾之忧,才会签字放人离开。】
【最麻烦的就是嫁给村民的知青了!虽然有人愿意留下,但那是极少数。大多数拼了命也要回城,为此抛夫弃子的大有人在,甚至疯魔的不在少数!】
【没错,宿主,江文琴家的瓜,要吃吗?】
系统再次出声儿,甄梦妮当即来了精神,【2货快说,我就说刚才的瓜都没说完!这下好了,自己上门了!】
【江文琴家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老大八岁时在池塘里淹死了,就是后来甄光德养鱼的那个塘。如今剩下三子一女。】
【她和大队长、你奶都沾亲带故,深知读书是唯一出路,砸锅卖铁把四个孩子全送进了学校,一直供到孩子们念不下去了为止。】
【最出息的是她家闺女甄书瑶,今年13岁,因成绩优异上了高中,还没毕业就被分去了云镇袜子厂,转正后又嫁给了同厂职工,成了城里人,端上了铁饭碗。】
【那家就一个独子,分了家属院一套房子,那一家4口生活得和和美美的。】
江文琴温柔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女儿,正感觉有些许欣慰时,接下来的内容便令她大跌眼镜了。
【老二甄容,今年18岁,一眼就看上了知青单意,但单意并不想嫁给村里人,同甄容在一起也不过是吊着她他,让他帮她干活罢了!因为俩人的事儿没公开,私下处了2年,20岁时,甄容因谈结婚的事情没谈拢,俩人便分开了。】
【这里补一句,单意一直坚持没结婚,直到回城。】
【但甄容铁了心要娶个城里媳妇。后来村里又来了一批知青,他转头就跟新来的知青好上了,认识不到三个月就闪婚。】
【巧的是,他家老三也说好了亲事。为省钱嘛,干脆兄弟俩同一天办酒。然后两个媳妇前后脚怀孕,又差不多同时生孩子。】
甄梦妮听得直皱小脸:【2货,你铺垫这么长干嘛?我要吃的是瓜!】
【别急啊宿主,】系统不紧不慢地说,【瓜就在他们结婚后。我不把前因后果说清楚,你待会儿又该听得云里雾里了。】
【老二媳妇在77年之前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因为是城里来的,婆婆格外疼她,从过门起就没让她下过地、干过家务。可就算全家人这样掏心掏肺对她,回城消息一来,她还是铁了心的要走!】
【高考恢复后,她在家里一心复习,害得小儿子差点在池塘淹死,就是淹死江文琴大儿子的那个塘!】
【江文琴想起早夭的长子,说话难免重了些。那知青干脆彻底搬回知青点,和知青们一起学习备考!】
【但她基础太差,时运不佳,连续考了2年都没考上!就在她绝望时,大队长手里有了一个回城的名额。】
【那知青死着脸回来又哭又闹,逼着甄容去求大队长把名额给她。】
甄梦妮急得直蹬腿:【给了吗?到底给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