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目前约50斤属于正常水平,养到过年,一般能养到100-120斤,勉强能达标。】
【可真瘦啊。】甄梦妮在心里对比着,【后世的猪平均都能长到220到260斤呢,那才叫膘肥体壮。不过……吃饲料的猪,肉质会不会不如吃猪食的香?村民们能吃出差别吗?】
【请宿主放心,这个问题不存在。】
系统笃定地回答,【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只要猪能健康长大、体重达标就是好事。将猪饲料掺在传统的猪食里,这样既不会长得太快引人怀疑,又能稳步增重。】
【就是可惜,我俩都没长嘴,要如何喂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甄梦妮一阵无语。
无语过后,她也就不管了。
一周后,在孩子们哭天喊地中,学校开学了。
当天,肖念安吃饭时,忽感一阵恶心,林玉芬麻溜儿将人带去村卫生所——
确认怀孕。
肖念安开心极了,“我要将这消息告诉梦东,他肯定很开心。”
甄梦东何止是开心,刚到学校他就给甄建设去了封信。
今个信件刚到,他看完就给送到甄家来了。
“你家梦东也惦记着你,刚到学校就来信叮嘱我,若是怀孕了不要给你安排活儿。但秋收不一样,不可能什么也不安排。”甄建设头疼的很,“从前你家还有一个梦东能下地,梦东一走,就只有姑父一个人了,这哪儿够呀。”
林玉芬笑道:“喂猪的活儿谁来都一样,让念安接手,妈在家做饭,我和爸带着几个小的下地。”
赵丽红觉得可行,“粮食若是不够,就让远见拿着老五寄来的军用粮票去城里买一些,总之饿不着咱一家子人就行了。”
老伴甄二拐一向没存在感,家里的事儿也不搭腔,赵丽红决定完全够了,“行,就这么办。”
事情解决了,见大队长依旧一副皱着眉头的样子,赵丽红忙问:“又咋了?那地里的庄稼长得还行,池塘里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鱼苗见天长,你一天天苦着一张脸干嘛?”
“我也不想苦,但上头刚发了通知,要往各个村子拨一批知识青年,我这里接到指标,一共有4个人2男2女。”
“你说说,那城里娃娃娇惯的很,过来能干嘛?也不知道上头这样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若自带口粮倒是好,若是吃了村民的粮食,村民不得闹起来呀?”
【知青插队嘛,这个避免不了,往后十年都没法避免,城市人口太多供应不过来,为缓解城市压力,只能将人往农村里分配。】
甄建设知道,可他不知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我这不正为这事儿烦着呢嘛,这群娃娇滴滴的,他们能干什么呢?”
【种地呀!难不成拿村民们自己种的粮食养他们?怎么可能?】
【等他们来了,给他们分一块自留地,让他们种自己要吃的菜,等农忙时,让他们跟着一起下地,干的多工分多的,来年粮食分得多。】
【若干得少的,工分不够,他们自己饿肚子不怪谁,总之人来了,就得一切听村里安排。】
【若是能直接将知青们统一化就更好了,直接建个知青点,让老知青管理新知青,不让知青麻烦村里人,各自管自己的,只要安分守已的,队长叔就没什么好烦的了。】
甄建设听了,眼睛都亮了。
【哎呀,这给我能的,但这都是后世的经验之谈,知青越来越多,本就该让知青们自己管理知青。】
【宿主,关于这次下乡的知青,有一个叫胡烨的瓜,要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