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晷之上那悄然浮现的淡金坐标,如同投入心湖的一粒石子,在林卫东平静的心境中漾开层层涟漪。它与此前接收到的所有讯息都截然不同——没有绝望的求救,没有悲壮的遗言,也没有冰冷的警告,只有一种温和而坚韧的波动,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默默散发着生命的韧性与包容。
“这感觉……不像是‘巡天司’的风格。”老孙仔细感知后,得出结论,“倒更像是某种……扎根于大地,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文明遗韵。”
王胖子挠着头:“听起来不像坏人?那咱们要不要……打个招呼?”
林卫东凝视着那淡金光点,沉吟片刻:“主动接触未知存在,风险与机遇并存。此坐标位于已知相对安全的古遗迹区域,风险相对可控。但需谨慎,不可贸然深入交流,先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观测’与‘解读’。”
他再次将心神沉入星晷,这一次,目标明确地锁定了那淡金坐标。他没有传递任何意念,只是将自身混沌气流化作最纯粹的“感知”触须,沿着星晷引导的方向,极其轻柔地“触摸”过去,试图解读那淡金波动中蕴含的潜在信息。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那淡金波动看似温和,其内部结构却异常复杂且自带某种屏蔽机制,仿佛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纱幔。林卫东的感知触须如同在迷雾中穿行,难以窥其全貌。
然而,混沌意蕴的包容特性在此刻再次显现妙用。他的感知并非强行突破,而是如同水银般无孔不入,缓缓渗透,尝试与那波动本身建立一种“同频共振”。
渐渐地,一些模糊的、非文字非图像的“意蕴”碎片,被逐渐剥离出来:
坚韧:一种历经万劫而不灭,如同野草般顽强生长的意志。
共生:并非征服与掠夺,而是与天地、与万物相互依存,循环往复的和谐图景。
净化:一种温和却持续不断,涤荡污秽、抚平创伤的力量感。
传承:知识、技艺、精神,如同血脉般在时光中静静流淌、延续。
……一道巨大的、布满天然纹理的金色巨门虚影……门扉紧闭,却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气息……
最后那道巨门虚影一闪而逝,却给林卫东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那并非“归墟”那般充满毁灭与吞噬欲望的门户,而更像是一座……守护与隔绝的屏障?或者说,是一个沉睡着某种传承的圣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