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案六组之李阳 > 第66章 残缺的证言与手术刀下的破绽

第66章 残缺的证言与手术刀下的破绽(2 / 2)

“他在市一院工作?”捏一下。

“你认识他?”捏一下。

李阳的黑客技术此时传来突破性信息:“李静在市一院当护工时,曾负责张晨医生的门诊诊室;她的工资卡每月有一笔固定汇款,来源是张晨的私人账户,持续了五年;三年前她辞职时,张晨曾向医院申请将一台旧的呼吸机‘报废处理’,但设备科的记录显示,那台呼吸机仍能正常使用——现在这台呼吸机,正在李静的IcU病房里运转。”

追踪之瞳系统的蓝色轨迹线勾勒出惊人的巧合:“张晨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他在清道夫作案的每个时间段,都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其手术刀的型号与李静舌部创口的切割痕迹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他的储物柜里,发现了一枚与朱老六同款的铂金戒指,内侧刻着‘晨’字。”

秦明回到法医中心,将碎片化的信息钉在白板上:“医生、消毒水、呼吸机、铁栏杆、水边、李静认识他……”他的指尖停在“铁栏杆”三个字上,“市一院的旧院区有个废弃的供氧站,里面有很多铁制储氧罐,而且紧挨着护城河边,那里的栏杆常年泡在水里,锈得很厉害。”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李静的“指证”,还原出清道夫的特征:“身高1.78米左右,惯用右手,走路时左肩微沉(与张晨的体态一致),穿42码的白大褂,口袋里常装着手术刀和消毒棉片。”

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交叉验证:左侧系统对张晨的手术刀进行磨损分析,刀刃上的微小缺口与李静舌部创口的组织残留完全匹配;右侧系统通过超动态视力技术,还原出旧院区供氧站的监控(被树枝遮挡的角落摄像头),拍到三天前有个穿白大褂的男人带着三个麻袋进去,麻袋的尺寸与失踪儿童的身高吻合。

“张晨不仅是清道夫,还和朱老六的团伙有勾结。”林涛指着白板上的汇款记录,“他给李静打钱,是为了让她帮忙物色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然后通过‘手术’的名义将他们拐走,再高价卖给国外的买家。这次杀朱老六、伤李静,是因为分赃不均,怕他们把事情捅出去。”

李阳将所有信息加密群发,郑一民、季洁等专案组成员的终端同时收到推送:【确认清道夫为市一院外科医生张晨,失踪儿童被藏匿于旧院区废弃供氧站;建议立即实施抓捕,行动时需配备麻醉枪,避免张晨使用手术刀劫持人质】。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屏幕上滚动:【残缺的身体困不住真相的呐喊,颤抖的指尖破译了罪恶的密码——当医者的仁心沦为杀戮的利器,唯有以更缜密的逻辑,才能刺破那层伪善的皮囊】。

抓捕行动在凌晨三点展开。当特警踹开供氧站的铁门时,张晨正坐在铁栏杆上,手里把玩着一把手术刀,月光透过锈蚀的铁窗照在他脸上,一半在阴影里,一半泛着寒光。三个孩子被关在储氧罐里,罐口用铁锁锁着,幸好罐内通风,孩子们只是受了惊吓,没有生命危险。

“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张晨没有反抗,只是看着秦明,眼神里带着一种诡异的平静,“她明明已经说不出话了。”

秦明举起证物袋,里面是李静的指甲缝提取物:“即使你毁了她的感官,却毁不掉她的记忆。你的消毒水味、手术刀的触感、手术室的场景……这些都是你留给她的‘证据’。”他顿了顿,“你救死扶伤的手,怎么会用来干这种事?”

张晨笑了,笑声在空旷的供氧站里回荡,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救死扶伤?那些孩子活着也是受苦,我不过是给他们找个‘好归宿’。”他突然收起笑容,“倒是你,秦明,你解剖过那么多尸体,就没觉得自己和我很像吗?我们都在用刀,只不过你用在死人身上,我用在活人身上。”

秦明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被解救的孩子扑进父母怀里。他想起李静在IcU病房里的颤抖,想起那些通过指尖传递的密码——原来生命的韧性,远比想象中更顽强。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罪恶克星功能系统弹出提示:【最锋利的手术刀,也切不断真相的脉络;当每个细节都在诉说罪恶,即使沉默,也会变成最响亮的证言】。天边泛起鱼肚白,阳光透过铁窗照进供氧站,落在锈迹斑斑的栏杆上,像给那些冰冷的铁条,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