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看到警察,手里的钱撒了一地,想从窗户跳出去,被王勇一把拽了回来:“上次没蹲够,这次想多判几年?”
“瘦猴”抱着头蹲在地上,嘴里嘟囔着:“不是我要干的,是他逼我的……”
审讯室里,刘波看着李阳电脑上的证据链——虚假房源广告截图、受害人的转账记录、监控里的取钱画面,还有模拟出的团伙分工图,终于低下头:“我就是觉得干中介来钱快……那些租房的想占便宜,卖房的想多卖钱,正好被我抓住了心思……”
他交代,他们的虚假房源都是从网上扒的,有的甚至是别人家的自住房,他们根本没权限出租;骗房主的“评估费”更是子虚乌有,所谓的“高价买家”也是他们假扮的。“我们一般在一个地方骗一个月就走,没想到这次栽得这么快。”
根据刘波的供述,专案组追回了18万赃款,还给那些被骗的租客和房主发了通知,登记信息后按比例退款。那个交了5000定金的大爷领回钱时,激动得给警察鞠了一躬:“谢谢你们,不然我这养老钱就打水漂了,儿子的婚期都要耽误了。”
为了揭穿这类骗局,李阳开发了“中介资质核验”小程序,市民可以输入中介公司名称,查询是否有正规资质、是否有投诉记录,还能查看房源的真实产权信息。小程序上线后,不少人在上面举报了虚假房源,帮着打掉了3个类似的诈骗团伙。
市房管局也在李阳的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正规房源数据库”,要求中介发布的房源必须录入数据库,否则不准上架,从源头遏制虚假房源。
专案组办公室里,李少成看着窗外,感慨道:“租房买房是大事,老百姓攒点钱不容易,被骗子这么一骗,真是雪上加霜。”
“所以咱们更得加把劲。”郑一民看着大家,“这些骗子专挑老百姓的‘刚需’下手,租房、买房、找工作……只要有需求,他们就敢钻空子。但只要咱们反应快、手段硬,就一定能让他们无路可走。”
李阳的电脑此时弹出新的预警:“检测到有团伙冒充‘招聘中介’,以‘介绍高薪工作’为由,骗取‘报名费’‘体检费’,已有数十名求职者受骗。”
“又来一个!”王勇一拍桌子,“这些骗子真是换汤不换药,就知道骗老百姓的血汗钱!”
“走,去看看。”郑一民站起身,眼里闪过一丝冷厉,“不管他们冒充什么中介,只要敢骗人,咱们就敢端!”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每个人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阳看着屏幕上依旧高效运转的“雷霆反诈系统”,知道这场守护之战还在继续。但他坚信,只要技术不断进步,只要他们始终站在百姓身边,就没有拆不穿的骗局,没有护不住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