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案六组之李阳 > 第45章 虚假客服盗刷:藏在“订单异常”里的黑手

第45章 虚假客服盗刷:藏在“订单异常”里的黑手(1 / 2)

专案组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季洁刚放下一个听筒,另一个又急促地响起。“喂,您好,雷霆反诈专案组……什么?您的银行卡被盗刷了五万块?对方说是网购平台的客服,说您的订单异常需要‘验证’?”

挂了电话,季洁揉着太阳穴,对郑一民说:“这是今天第19个报案了,全是同一个套路——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订单异常’‘商品质量有问题’为由,发链接让下载‘官方验证App’,结果银行卡信息被窃取,钱被转走了。”

李少成举着一张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您看这个,骗子连受害人买的什么东西、什么时候下的单都说得一清二楚,受害人觉得‘信息这么准,肯定是真客服’,想都没想就点了链接。”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运行着那个所谓的“官方验证App”。“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早已看穿了它的真面目,屏幕边缘弹出红色警告:“该App为恶意软件,具备窃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的功能;安装后会自动隐藏图标,在后台静默运行;开发者信息伪造,与正规网购平台无任何关联。”

“这些骗子不仅会演戏,技术还挺‘到位’。”周志斌看着App的界面,“做得跟真的官方软件一模一样,连图标都仿得分毫不差,估计不少人都会中招。”

王勇翻着受害人的银行流水:“被盗刷的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有个刚毕业的女生,准备用来交房租的钱全没了,急得在电话里哭。骗子转走钱后,还会把银行卡里的余额查得一干二净,连几块钱的零钱都不放过。”

“信息精准是他们得手的关键。”李阳启动“追踪之瞳”,顺着恶意App的下载链接追查,“骗子手里有大量的网购订单信息——商品名称、收货地址、联系电话,甚至连支付方式都知道,这才能精准冒充客服,降低受害人的警惕性。”

屏幕上,一个隐藏在境外的服务器被“黑客超高技术”攻破,里面储存着上万条网购订单数据,每条都标注着“已诈骗”“待诈骗”“不适合诈骗”的标签。“这些信息是从哪来的?”李少成看得心惊,“这相当于把咱们的购物记录全给骗子递过去了。”

“罪恶功能系统”快速分析出信息泄露途径:“1. 钓鱼网站伪装成‘优惠券领取平台’,骗取用户登录的网购账号信息;2. 黑产市场购买的快递面单照片(包含收件人信息和订单内容);3. 部分小型电商平台的数据库被黑客攻破,信息外泄。”

“必须先切断信息泄露的源头。”郑一民当机立断,“佟林,你带队对接市监局和各大网购平台,督促他们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排查系统漏洞;李阳,用技术追踪信息贩卖的链条,给网安支队提供打击线索;周志斌、王勇,去走访受害群众,收集更多诈骗细节和恶意App的样本。”

李阳的“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此时有了新发现。他将几段骗子的通话录音(受害人留存)声纹特征输入系统,结合信息库里的模糊头像,生成了主犯的模拟画像:“男性,25岁左右,左手食指有疤痕,说话时喜欢说‘您放心’——这些特征和去年因‘电信诈骗’被取保候审的‘小疤’高度吻合。”

“是他?”季洁眼神一沉,“这小子当时因为是从犯,判得轻,看来是贼心不死,又拉了伙人干起了老本行。”

“追踪之瞳”锁定了“小疤”(真实姓名:疤)的藏身地——一个位于城中村的出租屋。他经常在凌晨登录暗网贩卖信息,虽然每次都用虚拟Ip,但“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他登录时,窗外有一盏独特的红色霓虹灯,通过街景地图比对,很快确定了具体位置。

抓捕行动在凌晨4点展开。当周志斌踹开出租屋的门时,疤正和三个同伙围在电脑前,给新的“恶意App”添加窃取功能。桌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快递面单,墙上贴着“诈骗话术手册”,上面用红笔标注着“重点:强调‘订单异常会影响征信’,逼受害人快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