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方案迅速确定:网安支队负责联系国际刑警协调跨境抓捕,重案六组则负责境内的企业防护和证据固定。
李阳带着设备来到一家涉事的电子企业,技术人员正对着布满乱码的服务器焦头烂额。“启动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他将设备连接服务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木马的入侵路径——“通过财务部某员工的邮件植入,已潜伏68天,窃取了37份未公开的芯片设计图”。
“还能恢复吗?”企业负责人急得满头汗。
“可以。”李阳启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虚拟还原了木马的行为模式,“它每窃取一份文件,会在备份区留下一个隐藏副本,我用这个程序能把副本导出来。”他敲击键盘,乱码中渐渐浮现出清晰的设计图,“而且我加了道‘防火墙’,以后再遇到同类木马,会自动报警并销毁入侵程序。”
与此同时,周志斌和王勇在给外贸企业做培训。周志斌举着手机,演示李阳制作的“钓鱼邮件识别器”:“大家看,把邮件转发到这个邮箱,系统会自动检测——发件人伪装成‘某供应商’,但真实Ip在境外;附件里有木马?立马标红!”
一个企业的外贸经理恍然大悟:“怪不得上周收到的‘订单邮件’总觉得奇怪,发件人名字多了个空格,原来问题在这!”
三天后,国际刑警传来消息:东南亚的窝点已被捣毁,抓获12名嫌疑人,起获了大量存储数据的硬盘。而李阳投放的“虚假数据包”也有了收获——一个购买数据的境内诈骗团伙,在试图用虚假信息行骗时,被追踪之瞳锁定,刚露头就被端了。
暗网的交易页面上,那则“企业数据出售”的帖子被标记为“欺诈”,“警方已介入”,交易彻底崩盘。
李阳看着后台反馈的“虚假数据下载量”,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数据迷雾”不仅干扰了交易,还收集到了23个试图购买数据的可疑Id,这些Id都被列入了重点监控名单。
庆功宴上,网安支队长敬了李阳一杯:“以前总觉得防不胜防,现在有了你这些技术,咱们终于能主动出击了。”
李阳摇摇头:“技术是死的,关键是得预判骗子的下一步动作。”他拿出手机,展示刚收到的预警,“有个新的暗网论坛在讨论‘AI生成虚假合同’,看来他们又在琢磨新花样了。”
郑一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窗外的夜空很深,像暗网的未知领域。但李阳知道,只要“追踪之瞳”的光芒不灭,“十重盾”的防线不破,再深的黑暗里,也能找到猎物的踪迹。这场跨境的技术较量,他们才刚刚打出第一拳,而接下来的每一拳,都会更准、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