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比与藏锋(1 / 2)

王禄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如同在林轩平静的心湖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渐渐扩散,却让湖底的暗流更加清晰可见。他知道,自己这块“璞玉”,已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再想如过去那般完全隐形,已不可能。

“既然藏不住,那便顺势而为,但需藏锋于钝,示人以弱。”林轩定下新的策略。他需要适当展示一些“进步”,以解释修为的提升和灵田的异常,但又不能过于耀眼,引来更大的觊觎。

机会很快到来。半年后,青云宗外门将举行一场针对所有外门弟子和杂役弟子的小比。这小比并非为了争夺什么惊天机缘,主要是检验弟子们近年来的修炼成果,激励后进,表现优异者可获得一些丹药、符箓或进入藏经阁低层挑选一门法术的奖励。对绝大多数底层弟子而言,这已是难得的获取资源的机会。

往届小比,林轩都是垫底的存在,往往第一轮就被淘汰,无人关注。但这一次,他决定参加,并且要取得一个“恰到好处”的名次——不能太差,以免显得毫无长进,引人怀疑(尤其是王禄);也不能太好,以免成为焦点。

小比的内容很简单:擂台切磋,检验基础法术运用和实战能力。杂役弟子与外门弟子分开比试。

比试当日,外门广场人声鼎沸。外门弟子那边的擂台灵光闪耀,法术碰撞激烈,引来阵阵喝彩。而杂役弟子这边,则显得冷清许多,围观者寥寥,比试也多是拳脚相加夹杂着些微灵力,或是《庚金诀》、《御物术》等最基础法术的笨拙运用。

林轩低调地混在人群中,观察着台上的比试。他的对手,大多是炼气三层、四层的杂役弟子,法术运用生涩,破绽百出。

轮到他上场时,他刻意将显露的修为压制在刚入炼气四层的样子,灵力波动略显虚浮。他的对手是一名炼气四层中期的壮硕弟子,修炼的是粗浅的炼体功法,吼叫着挥舞拳头冲来,带起微弱的风声。

林轩“狼狈”地躲闪,施展《御物术》操控锄头(他依旧用的锄头)格挡,动作显得十分生硬,好几次都“险之又险”地避开攻击,引得台下零星几个观众发出嘘声。他偶尔反击,发出的《庚金诀》气刃也只有寸许长,闪烁不定,威力“堪忧”。

缠斗了约莫一炷香时间,林轩才“侥幸”找到对方一个破绽,用锄头柄“笨拙”地戳中对方腋下,将其“艰难”逼下擂台。

“胜者,林轩!”裁判弟子有气无力地宣布。

林轩抹了把“汗”,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憨厚笑容,喘着粗气走下擂台。这番表演,他自认毫无破绽,将一个资质平庸、靠运气和一点点苦功勉强取胜的杂役弟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接下来的几轮,他如法炮制,对手实力稍强,他就“拼尽全力”险胜;对手实力相当或稍弱,他就“稳扎稳打”勉强过关。最终,他竟一路“跌跌撞撞”地闯入了杂役弟子组的前二十名,获得了一瓶五颗装的“蕴气丹”和一百贡献点的奖励。

这个成绩,在杂役弟子中已算不错,足以证明他这几年“没有白费”,但又绝不耀眼,刚好卡在一个让人不会过多关注,却又觉得“这小子还算努力”的位置。

领取奖励时,林轩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其中一道,来自高台之上随意观望的王禄,带着几分玩味和审视,但并未过多停留。另一道,则来自人群中脸色不太好看的孙浩,他似乎对林轩这个他眼中的“废物”能取得名次颇为不爽,但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