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379章 一艘破船,谁调头都难

第379章 一艘破船,谁调头都难(1 / 2)

沈光衬和汪汝诚在苏州都有别院。

天亮才出门。

他们在钱府表现的很急切,现在又不急了。

急也没用,杨廷筠早把联系的人散出去了。

现在是等待回信的空档期。

两人坐船向南走了半天,后面十几艘船交替掩护,才来到一处水边村子。

花和尚在村里阁楼,看两人鬼鬼祟祟,差点笑出声,如此摆脱追踪的方式,实在可笑。

别说外面的天罗地网,老子就在这里。

屋内的人听两人带回来的消息,才发觉局势很被动。

一屋子人鸦雀无声,全部在低头思索。

是啊,武勋怎么可能不反击,人家一直在等机会。

皇帝太聪明了,把权争直接塞江南肚子里,你们自己争吧。

耶速会借学术立足、借海贸壮大,东林借讲学立足、借权争做大。

两者背后都是士绅豪商。

若皇帝把学术分开,背后的士绅也分裂了。

士绅不会死,耶速会先崩了。

钱氏就是典型的例子,银子可以少赚、甚至不赚,不能动摇宗族。

沈氏、郭氏、汪氏…全部如此。

沈氏乃士族,汪氏乃地方豪商,郭氏乃海商,彼此是世交,有生意的时候一体,没生意瞬间崩裂,各顾自己。

不能让大局崩坏。

啪啪啪~

杨廷筠拍拍手,示意发表意见。

沈光衬立刻道,“杨先生,不得不大辩,那就辩嘛,没有三年不会结束。”

汪汝诚跟着道,“别自乱阵脚,大家到苏州集中,也许有不一样的办法。”

郭必爻叹气,“若海贸没有乱,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传教士郭居静道,“耶速会也许会放弃两个教士,但不会放弃西学。”

李之藻扫了一圈,“诸位,咱们做不了任何决定。”

杨廷筠这才道,“李兄说的是,杨某只联系了能动手的朋友,若皇帝要大辩,那就得联系所有人,时间肯定来得及,但我们败定了,学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西学不可能在士农工商全面胜利,根本不现实。”

说了一句,杨廷筠摆摆手,示意他们别插嘴,继续说道,

“这么大的事,我们一时间做不了主,谁都不行,皇帝这是阳谋,不能跟着随风起舞,只有两个应对。

第一个,放弃两位先生,继续查探关押地,毁尸灭迹,就当没这回事,不参与大辩。

第二个,断海贸,逼着所有朋友弹劾朝廷,把大辩转移为国策疏忽、或者转移为官场贪墨大案。

第一个办法肯定不行,自绝死路,关键皇帝不可能这么简单,徐光启还在天津,若徐兄也是钦差之一呢?”

众人同时惊悚瞪眼…

杨廷筠看他们意会到局势复杂,继续说,“所以大辩不可避免,但东林现在没有主事人在苏州,必须致仕几个回来主持士林大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