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324章 利益交锋,遇智而燃

第324章 利益交锋,遇智而燃(2 / 2)

朱由校摸摸额头,哭笑不得,“皇爷爷还说他自己也做了几年海贸,敢情纯粹是残羹剩菜,朕也是糊涂了,北方海贸都是大利,何况是南方。”

方从哲摆摆手打断,“文仪,还是说东林与耶速会的关系。”

文仪轻咳一声,“陛下不明白基础关系,其他的就无从谈起,理解关系,必须明白海商、豪商、官场、东林、北臣、门阀、士绅、欧罗巴、教士等等各自的利益所在。”

朱由校竟然拱手,“朕仔细听。”

文仪坐直认真道,“先说教士,升职到主教、大主教,如同大明升到封疆大吏,看的不是利润,也不是生意,更不是教徒人数,而是带回去的技术、学术、人脉影响力。

衡量他们影响力的是欧罗巴贵族,而贵族又做海贸,所以耶速会的教士,一边让进士官员收集大明一切工农图册,收集各类生产技术、火器技术,资助工匠研究改进,直接拿走工艺。

另一边又到处交好官员和士绅豪商,做买卖双方的中间人,搭建桥梁,大明豪商提供货物,打通海防和地方官,欧罗巴用大量银子来换。

教士不直接参与生意,但生意又是他们开辟,这就是所谓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回去能否成为主教,能否史册留名。”

朱由校托腮想了一会,“工匠、官员喜欢银子,朕能理解,徐光启这类人怎么看?”

文仪摇摇头,“陛下被一叶障目了,大部分官员还是为了分润海贸利润,毕竟豪商地主是一群人,少部分人是被换脑子了,徐光启就是典型,此人精通工农兵历算。

大明境内,徐光启是个落魄进士,从未得到肯定,《甘薯疏》是他心学,朝廷根本不重视,被教士视为珍宝,一口一句夸赞,欧罗巴教廷专门下谕奖赏。

徐光启在耶速会内部是仅次于会长利玛窦的存在,去哪里都被教士弯腰尊重,他沉迷自己杂学被认同的喜悦。如今还在殚精竭力研究农政,大概最后还是会便宜教士,直接拿走变成他们共同的研究。”

朱由校点点头,“确实不能说个例,大部分传教士在做什么?”

“陛下这想法不对,传教士其实很少,欧罗巴掌柜和商人伪装成传教士才能上岸,真正的传教士没几个人,以妾身的接触,离开教堂的白毛鬼都不是传教士。

他们一部分在翻译双方书籍,一部分在遍地寻找杂学人才,一部分在深入中原开辟人脉,一部分则在江浙主持海贸秩序。”

朱由校立刻追问,“主持海贸秩序的这部分人有多少?”

文仪摇头,“谁也不知道,应该没几个,一来不需要,二来利润分配,不能太多人参与。”

朱由校挠头,方从哲提醒道,“还得顺着东林说,陛下自己问不到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