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218章 这里的战略不一样(上)

第218章 这里的战略不一样(上)(1 / 2)

十月十五。

经略王在晋被圣旨调南京任兵部尚书,天启开始经营江南了。

孙承宗管不着南边,带着一众属官在山海关城墙上。

流民都回去了,只要有的吃,回去的很快,而且是开开心心回去。

辽西六万边军还在,现在除了边军和家眷,辽西也没有纯粹的百姓,都被朝廷接走了。

真正的辽兵守辽土。

十月初必下雪,关外山河已经变白了。

山海关内两千工匠正在收拾刚刚改造完的爬犁。

卫时觉并没有到山海关,工匠到山海的时候,就给了孙承宗写了一封信,说山海关上的佛郎机、床弩、投石机是靡费国帑,没有任何意义,拆下来改装两千辆爬犁。

孙承宗差点被这数字击晕,不同意。

卫时觉回信:爬犁没有改造,学生就到炒花大营躺平,老婆孩子热炕头,看谁着急,朝臣肯定不会催我。

孙承宗喷一口老血,无奈让工匠改造,还是按他的要求改造。

只要有工具,改造起来很快,把架子固定在爬犁上而已。

十天就改完了,大型重力抛石机单个爬犁无法运输,拆成三辆也没问题。

孙承宗看着准备好的爬犁,扭头看向关外,白茫茫的山区,却格外有底气。

不是他不想去锦州前线,是没必要。

作为阁臣督师,比熊廷弼权大多了,属下三个巡抚、一个总督,山海关就是局中位置。

刚刚协调天津、辽东水师,帮助袁可立把辽南的人撤回登莱,杂务很多。

关外马蹄轰隆响,属官扭头,五百骑军带着两千驮马而来。

城门打开,驮马进入关城,立刻喂料准备拉爬犁到前线。

中军主事沈棨拿着一封信,从守备府来到城墙,“阁老,卫军门的信。”

那小子早从桃林卫到义州去了,孙承宗不情愿拆开。

过一会,扭头看着身后的两个赞画,茅元仪和孙元化。

沈棨犹豫问道,“出了什么事?”

孙承宗把信件递给几人,深吸一口气,“老夫得去锦州,这小子要开打了,前线大军跟他出生入死,洪敷教根本节制不了,点名几个将军和属官去前线参谋军务。”

啊?这么突然?

几人挤一起看信,确实要开打了。

卫时觉从桃林卫去义州,是为了巡视后勤线,也是为了让炒花出兵,还想着看第二个刚出生的孩子。

等他去东大营,祖十三已经生了,立刻带骑兵到锦州。

观看骑军训练后,大手一挥:军心可用,出击!

前后连五天都没有。

沈棨惊讶道,“阁老,如此一来,卫军门之前说诸多理由走炒花到义州,完全是为了遮蔽行踪,突袭辽阳啊。”